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ㄌㄨˇ

虍部 共13画 半包围结构 865C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虍部

13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lu

HALL 86 、 HLEE 98

YPWKS

IHKY

21227

865C

[2153152512153] 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竖、横、横折钩、撇

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郞古切頁碼224頁,第2

異體虜

虜獲也。从毌从力,虍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勒古反頁碼572頁,第2行,第2

虜獲也。從毌,從力,從虍聲。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原軫曰:「武夫力而拘諸原。」故從力。毌,穿之也。獲者以索拘之,故《齊國書》曰:「人尋約󰊚髪短。」謂將以繩系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郞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263頁,第1許惟賢554頁,第1

虜獲也。

段注《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从毌。

从毌。从力。

段注《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

虍聲。

段注郞古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毌者,因虜須以索毌之,勿使逃也。

从毌,因虜須以索毌之,勿使逃也。

白话解释

虜,捕获。字形采用“毌、力”会义,“虍”是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盧」字作「」、「」等形,像盧之形,為獨體象形。後在象形之上加注「虍」聲,作「」、「」等形,〈石鼓文〉「」字所從之「虜」,即以加「虍」聲之「虜」為聲符。參稽「盧」字字源,「虜」字構形當是「從力、盧聲」,從立以表征戰,從盧以表音讀,六書屬於形聲。戰國楚簡「盧」字,與篆文構形相同,所從「田」形已訛變為「毌」,《說文‧虍部》:「獲也。从毌、从力,虍聲。」從毌、從力,會合憑藉武力以繩索毌拘俘虜;從虍,表示音讀,聲符不示義,本義為俘獲,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兼形聲。教育部標準字作「虜」,規範字作「虏」,「虜」改為「虏」,是部分省略。

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1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565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435頁
4說文校箋第284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272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98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68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59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44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74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280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28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031頁【補遺】第17055頁
14通訓定聲第157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94頁【崇文】第2373頁
16說文句讀第910頁
17章授筆記第293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53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75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