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lùn ㄌㄨㄣˋ lún ㄌㄨㄣˊ

讠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8BBA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讠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lun

lùn lún

形声字

YWXN

IVOP

SORR

38712

6158

3459

8BBA

[453435] 点、横折提、撇、捺、撇、竖弯钩

论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盧昆切頁碼70頁,第4

𧪺

異體

𧪺議也。从言侖聲。

附注段玉裁注:「論以侖會意……當云从言、侖,侖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盧屯反頁碼197頁,第5行,第1

𧪺議也。從言侖聲。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盧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364頁,第7許惟賢164頁,第3

𧪺議也。

段注論以侖會意。《亼部》曰:侖。思也。《龠部》曰:侖,理也。此非㒳義。思如《玉部》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之䚡。《靈臺》。於論𡔷鍾。毛曰:論,思也。此正許所本。詩於論正侖之假借。凡言語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故孔門師弟子之言謂之《論語》。皇侃依俗分去聲平聲異其解。不知古無《異義》。亦無平去之別也。《王制》。凡制五㓝。必卽天論。《周易》。君子以經論。《中庸》。經論天下之大經。皆謂言之有倫有脊者。許云:論者,議也。議者,語也。似未盡。

从言。侖聲。

段注當云从言侖,侖亦聲。盧昆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論語字,恐只作侖,侖,理也,與倫近,天倫者,自然之條理也。漢人凡取決(殺)亦曰論(理也)。

古論語字恐只作侖。侖,理也。漢人凡取決(殺)亦曰論(理也)。

古論語字恐只作侖。侖,理也。漢人凡取決(殺)亦曰論。

白话解释

论,辨析证明。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侖”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言、侖聲。篆文、隸書、楷書同。「論」的本義是「議論」,議論要用言語,所以從「言」為義符;聲符為「侖」,「侖」有條理的意思,「議論」要合條理,因此從「侖」聲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論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39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9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60頁
4說文校箋第94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89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31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53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27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6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57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94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711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931頁【補遺】第16429頁
14通訓定聲第319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94頁【崇文】第773頁
16說文句讀第270頁
17章授筆記第104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74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53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