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ㄇㄚˇ

馬部 共10画 半包围结构 99AC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馬部

10画

半包围结构

ma

象形字

CGHY 86 、 COI 98

SQSF

CU

71327

99AC

[1211254444] 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

馬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莫下切頁碼321頁,第1

𩡬

異體

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凡馬之屬皆从馬。

𢒠

𢒠古文。

𢒧

異體𢒗

𢒧籒文馬與𢒠同,有髦。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莫者反頁碼791頁,第6行,第1

𢒧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凡馬之屬,皆從馬。

鍇注臣鍇按:𭄘熈《釋名》:「馬,武也。」韋昭曰:「以其健行。」

反切………頁碼791頁,第7行,第1

古文。

反切………頁碼791頁,第7行,第2

籒文馬與𢒠同,有髦。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莫下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839頁,第1許惟賢804頁,第1

𢒧怒也。武也。

段注以曡韵爲訓。亦門聞也,戶䕶也之例也。《釋名》曰:《大司馬》。馬,武也。大揔武事也。

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

段注古,籒文皆以彡象髦。石建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字。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莫下切。古音在五部。

凡馬之屬皆从馬。

古文。

籒文馬。與𢒠同有髦。

段注《說文》各本籒文古文皆作𢒠。無別。據《玉篇》古文作𢒠,籒文作𢒗。是古文从[⿱𰀪巾]加髦,籒从勿加髦。故云二者同有髦也。毛髦覆於頸。故象覆形。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禮記•投壺》:「一馬從二馬」。馬乃勝算,引申為記算之法,如籌馬是,今云馬識。乘法之乘本訓四馬,因馬可記算,故引申為乘法。

白话解释

马,一种会昂首怒吼的动物。马勇武无比。字形像马头、马鬃、马尾、四足的造型。所有与马相关的字,都采用“马”作边旁。,是古文写法的“马”。,籒文的马与同,有马鬃。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以直式呈現,上像有眼的馬頭,中像身,下像尾,左像兩腳,右像鬃毛,屬象形。金文三例,第一例承自甲文之形,只是身子純用線條表現而已。第二例改變較多,然大抵不失有頭、身、四腳和鬃毛。第三例保持頭、眼、鬃毛,餘以兩橫畫示意,顯失其形。戰國文字二例,第一例和金文第二例近似;第二例和金文第三例一致。篆文大抵承之金文第一例、戰國文字第一例,上像有眼的馬頭,左像四腳,中像身,下像尾,右像鬃毛。古文、籀文之馬,也都像馬形,只是鬃毛離了馬頭,稍失其形,然不影響其音、義。字經隸書,形變為,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除金文第三例、戰國文字第二例以外,餘僅繁簡不同,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31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79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09頁
4說文校箋第408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82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37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34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71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2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50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395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27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529頁【補遺】第17449頁
14通訓定聲第180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25頁【崇文】第3297頁
16說文句讀第1313頁
17說文新證第741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401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5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911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