㬅
字义 反馈

复制

màn ㄇㄢˋ

日部 共13画 上中下结构 3B05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日部

13画

9画

上中下结构

man

màn

JLDN 86 、 JLGQ 98

AWLS

KLAY

60227

3B05

[251125221153]

㬅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無販切頁碼89頁,第14

異體

曼引也。从又冒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𠬪、从目,象以兩手張目,直接隸定可作『𭆲』;甲骨文或从面,當是聲化。金文加『冕』為聲;『冕』形後訛从『冃』(『帽』之初文),『冃』下省略『爪』,『冃』形與『目』結合,便成『冒』。」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舞飯反頁碼244頁,第7行,第1

曼引也。從又冐聲。

鍇注臣鍇曰:「古云樂有曼聲,是長之聲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無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459頁,第2許惟賢206頁,第11

曼引也。

段注《魯頌・毛傳》曰:曼,長也。

从又。冒聲。

段注此以雙聲爲聲也。無販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方言》曼又訓無,古無讀模,故聲通也。

《方言》「曼,無也。」因無古音如模,與曼為雙聲。

又訓無。古無讀模,與曼為雙聲。

白话解释

曼,拉开。字形采用“又”作边旁,“冒”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曼字像以雙手張目,表示張大眼睛張望。金文、戰國文字或加冕字為聲符,而省去眼睛上方的手形。篆文以後改從冃(帽字的初文)字為聲符。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7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248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97頁
4說文校箋第121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114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40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9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62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59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72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120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89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453頁【補遺】第16511頁
14通訓定聲第298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45頁【崇文】第977頁
16說文句讀第347頁
17說文新證第202頁,第3字
18章授筆記第132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9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307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