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mén ㄇㄣˊ

门部 共3画 独体字 95E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门部

3画

独体字

men

mén

象形字

UYHN

LIS

TL

37001

7024

3537

95E8

[425] 点、竖、横折钩

门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莫奔切頁碼396頁,第7

異體𨳇

門聞也。从二戶。象形。凡門之屬皆从門。

附注饒炯部首訂:「戶與門皆象形,而說解於戶云『半門曰戶』,門云『从二戶』,皆非許君書例,當是校閱旁注而誤入正解者。」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門象門扇。次(即前四・一五・六)象加鍵,三(即前四・一六・一)則上有𣔺也。」按:「聞也」是聲訓。

蔣注案:門戶兩字篆形不一致。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莫魂反頁碼953頁,第4行,第1

𨳇

𨳇聞也。從二戶,象形。凡門之屬,皆從門。

鍇注臣鍇按:《尚書》:「闢四門,明四目,所以廣聞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莫奔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346頁,第1許惟賢1020頁,第1

𨳇聞也。

段注以㬪韵爲訓。聞者,謂外可聞於內。內可聞於外也。

从二戶。象形。

段注此如鬥从二丮。不必有反丮字也。莫奔切。十三部。

凡門之屬皆从門。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門,聞也。臯門,應門皆有聞意。閶,天門也(城最高樓門)。阘,樓上户也。閬,郎門。《司馬法》:「鼓聲不過閶【湯】,鼙聲不過闒,鐸聲不過琅。」《說文》閶作鼞,闒作鼛:琅作閬。《禮記•投壺》鼞作口,鼛作口。鼓聲高者閶可聞,次高者阘可聞,低聲者閬可聞也。此皆門訓聞之義。古人宮室外有門,宮室內無門,唯有户耳。户,單扇門也。故闈、閨、閤、阘皆訓户,蓋宮室內無門也。

(照錄章師《說門》篇語可也)。古人室由無門(止有室外之大門),堂前本無門,堂後之室只有户,東西兩厢亦只有户,無門。故《爾雅》稱閨為室中之門,《說文》改曰「户」。

皋門之皋即號呼之號。有呼必有應,故又有應門(二門)。呼而後聞,聞而後應,故曰:「門,聞也。」《司馬法》「鼓聲不過閶【古音鼞】(天門也。天門者,最高之城門);鼙聲不過阘(即《投壺》中「口」之聲鼛)(樓上户也);鐸聲不過閬(閬者郎門,即高門也)」。是可見古時造門以所聞之聲為準,故曰「門」聞也」。古人室內有户無門,故闈、閨、閤、阘皆訓户。

白话解释

门,活动的两户,开或关时可以听到转动的声响。字形采用两个“户”会义。像门板的样子。所有与门相关的字,都采用“门”作边旁。

字形解说

以上諸形,除甲骨文、金文各有一例,門上有門楣的樣子,以及金文第三例門上加個「穴」,以示為穴居之門外,其餘從甲文到楷書,形體相同,即左、右兩豎像門軸,相對兩幅像門面,正像門的樣子,似可看作獨體象形。唯《說文》將它解為由二戶構成,而戶本為單扇門之形,可正反書寫,不影響其音、義,屬獨體象形,則門既由兩個獨體象形的戶構形,又和戶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應屬於同文會意。

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1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994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750頁
4說文校箋第517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67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171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90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80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9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10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496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12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583頁【補遺】第17762頁
14通訓定聲第321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28頁【崇文】第4109頁
16說文句讀第1686頁
17說文新證第835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484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19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1091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