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mèng ㄇㄥˋ

夕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5922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夕部

13画

11画

上下结构

meng

mèng

ALPQ

TWLN

ELWR

44207

5922

[1222522145354] 横、竖、竖、竖、横折、竖、竖、横、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

夢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莫忠切、亡貢切頁碼223頁,第2

異體夢

夢不明也。从夕,𥊄省聲。

附注《甲骨文編》:「象人依牀而睡,㝱之初文。」又段玉裁注:「㝱,今字叚夢為之,夢行而㝱廢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木空反頁碼569頁,第4行,第3

夢不朙也。從夕,瞢省聲。

鍇注臣鍇曰:「當言瞢亦聲,寫少亦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莫忠切、亡貢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258頁,第3許惟賢552頁,第3

夢不朙也。

段注《小雅》。民今方殆。視天夢夢。傳曰:王者爲亂夢夢然。《釋訓》曰:夢夢,亂也。按故訓釋爲亂。許云不明者,由不明而亂也。以其字从夕。故釋爲不明也。夢之本義爲不明。今字叚爲㝱寐字。夢行而㝱廢矣。

从夕。瞢省聲。

段注莫忠切。又亡貢切。古音在六部。舉形聲包會意也。

白话解释

梦,不明不白的意识。字形采用“夕”作边旁,用省略了“日”的“瞢”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爿()、從人()而大其目();「爿」為床的初文。三文相合,意指人躺臥床上,因驚醒而張大雙眼。金文其上仍舊從目(),人則變形僅作左右二畫下垂,其下改從夕(),意指夜晚,構形為從夕、從人、從目,表示夜晚睡夢中而覺醒,意識模糊不清。戰國文字則目字變作「」,而人字亦曲筆變形,成為從夕、瞢省聲的構形,為篆文之所本。《說文》的「夢」字,義已變為「不明也」,故另有「」字,從宀、從爿,夢聲。宀表示房屋;爿,表示人睡床上;夢,表示意識模糊不清,三者相合正示人居家中躺在床上做夢的意思,然後世仍通作「夢」不作「㝱」。在六書中,甲骨文、金文字形屬於異文會意,戰國文字之後的字形則為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梦」。

夢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3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56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433頁
4說文校箋第28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271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97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67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58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4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73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27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27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005頁【補遺】第17049頁
14通訓定聲第300頁,第3字
15通訓定聲第301頁,第1字
16說文義證第592頁【崇文】第2365頁
17說文句讀第906頁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52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73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