㾊
字义 反馈

复制

ㄐㄧˊ

疒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 U+3F8A
汉语字典

疒部

11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ji

UGMI 86 、 USMV 98

KDB

TFLD

00192

3F8A

[41341125234]

㾊字概述

折叠展开

〔㾊〕字拼音是jí 部首是疒, 总笔画是11画。

〔㾊〕字是半包围结构

〔㾊〕字仓颉码是KDB 五笔是UGMI 86 、 USMV 98 四角号码是00192 郑码是TFLD

〔㾊〕字的UNICODE是3F8A。 十进制为16266,UTF-32:00003f8a,UTF-8:E3 BE 8A。

〔㾊〕字的异体字是

㾊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ㄐㄧˊ

基本解释

同“膌(瘠)”。瘦。《集韻•㫺韻》:“膌,《説文》:‘瘦也。’古作㾊。”

2ㄘˋ

基本解释

〔風㾊〕皮肤病。《集韻•寘韻》:“㾊,風㾊,膚疾。”

3ㄙㄜˋ

基本解释

〔瘮㾊〕寒病。《廣韻•麥韻》:“㾊,瘮㾊,寒皃。”《集韻•麥韻》:“㾊,瘮㾊,寒病。”

㾊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772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726頁,第18

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𡘋音栜──瘮㾊,寒病。
集韻》或作瘷。

又,《集韻》:蘇骨切,音速──義同。

又,《集韻》:七賜切,音刺──風㾊,膚疾。

又,《玉篇》:古文瘠字。註詳十畫。

注解

〔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㾊〕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朿

〔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同“膌(瘠)”。瘦。《集韻•㫺韻》:“膌,《説文》:‘瘦也。’古作㾊。” [cì] ⑴ 〔風㾊〕皮肤病。《集韻•寘韻》:“㾊,風㾊,膚疾。” [sè] ⑴ 〔瘮㾊〕寒病。《廣韻•麥韻》:“㾊,瘮㾊,寒皃。”《集韻•麥韻》:“㾊,瘮㾊,寒病。”

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㾊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㾊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資昔切頁碼131頁,第9

𦢕

異體

𦢕瘦也。从𠕎𦟝聲。

㾊古文膌从𤕫从朿,朿亦聲。

附注段玉裁注:「膌亦作瘠……朿,木芒也。木芒是老瘠之狀,故从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疾辟反頁碼338頁,第7行,第1

㾊瘦也。從肉脊聲。

反切………頁碼338頁,第7行,第2

古文膌從疒、朿,朿亦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資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683頁,第3許惟賢304頁,第10

㾊𤸃也。

段注𤕫部》曰:𤸃,臞也。許欲令其義錯見也。膌亦作瘠。𤸃亦作膄。凡人少肉則脊呂歷歷然。故其字從脊。《大雅》。串夷載路。箋云:路,瘠也。天意去殷之惡。就周之德。文王則侵伐混夷以瘠之。此讀路爲露也。瘠者露骨。

从肉。𦟝聲。

段注資昔切。十六部。

古文膌。从𤕫朿。

段注朿,木芒也。木芒是老瘠之狀。故從朿。呂覽曰: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高云:棘,羸瘠也。詩。棘人之欒欒。言羸瘠也。土亦有瘠土。按棘從竝朿。故高云爾。

朿亦聲。

段注朿聲與脊聲同十六部也。

膌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0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34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270頁
4說文校箋第172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164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58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01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38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5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04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169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32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520頁【補遺】第16677頁
14通訓定聲第214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347頁【崇文】第1385頁
16說文句讀第508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5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431頁,第4字

㾊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瘠) thin; lean; slim; enacuated, a kind of skin disease, a chill, a cold, malaria, (interchangeable U+7636 U+7637) cough; chilly disease; catching cold

㾊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㾊(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㾊(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㾊(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㾊(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㾊(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