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iè ㄑㄧㄝˋ

匚部 共9画 半包围结构 U+5327
汉语字典

匚部

9画

7画

半包围结构

qie

qiè

ADWW

SKOO

HGOO

71718

5327

[113434345] 横、横、撇、点、撇、点、撇、捺、竖折/竖弯

匧字概述

折叠展开

〔匧〕字拼音是qiè 部首是匚, 总笔画是9画。

〔匧〕字是半包围结构

〔匧〕字仓颉码是SKOO 五笔是ADWW 四角号码是71718 郑码是HGOO

〔匧〕字的UNICODE是5327。 十进制为21287,UTF-32:00005327,UTF-8:E5 8C A7。

〔匧〕字的异体字是

匧的笔顺

折叠展开

匧的意思

折叠展开

qièㄑㄧㄝˋ

基本解释

同“”。《説文•匚部》:“匧,藏也。篋,匧或从竹。”

古代借指客吏。《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匧面者,耤(籍)秦人使,它邦耐吏行旞與偕者,命客吏曰匧,行旞曰面。”

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5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153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83頁,第15

集韻》:詰叶切──與篋同。
說文》:匧,藏也。
玉篇》:緘也。
六書故》:藏衣笥。

注解

〔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匚部

〔匧〕字拼音是qiè,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匚、夾

〔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è] ⑴ 同“篋”。《説文•匚部》:“匧,藏也。篋,匧或从竹。”⑵ 古代借指客吏。《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匧面者,耤(籍)秦人使,它邦耐吏行旞與偕者,命客吏曰匧,行旞曰面。”

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匧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苦叶切頁碼425頁,第3

匧椷藏也。从匚夾聲。

篋匧或从竹。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从或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輕帖反頁碼1014頁,第2行,第3

篋椷藏也。從匚夾聲。

反切………頁碼1014頁,第2行,第4

匧或從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苦叶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541頁,第1許惟賢1104頁,第4

篋椷臧也。

段注小徐本如是。大徐無椷字。《木部》椷下曰:匧也。是二篆爲轉注。臧字似衍。《玉篇》作緘也。乃椷之誤。若《文選》應璩百一詩,任昉《哭范僕射》詩李注皆引《說文》篋,笥也。此則所據本不同。自當以小徐本爲善耳。《戰國策》。乃夜發書。陳篋數十。

从匚。夾聲。

段注苦叶切。八部。

匧或从竹。

段注按《廣韵》曰匧,藏也。篋,箱篋也。分一字爲二。而刪去椷字之所䌛也。

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07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05頁
4說文校箋第561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504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86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12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26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691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35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538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43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433頁【補遺】第17881頁
14通訓定聲第60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06頁【崇文】第4421頁
16說文句讀第1833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2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80頁,第1字

匧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trunk; a portfolio

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匧(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匧(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匧(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