匩
笔顺 反馈

复制

kuāng ㄎㄨㄤ

匚部 共9画 半包围结构 U+5329
汉语字典

匚部

9画

7画

半包围结构

kuang

kuāng

ABHG

SUMG

HZC

71711

5329

[152211215] 横、竖、竖折/竖弯、竖、横、横、竖、横、竖折/竖弯

匩字概述

折叠展开

〔匩〕字拼音是kuāng 部首是匚, 总笔画是9画。

〔匩〕字是半包围结构

〔匩〕字仓颉码是SUMG 五笔是ABHG 四角号码是71711 郑码是HZC

〔匩〕字的UNICODE是5329。 十进制为21289,UTF-32:00005329,UTF-8:E5 8C A9。

〔匩〕字的异体字是

匩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āngㄎㄨㄤ

基本解释

古同“”。

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6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53頁,第42

標點整理本: 第83頁,第20

說文長箋》:匡本字。

注解

〔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匚部

〔匩〕字拼音是kuā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匚、𡉚、;、匚、㞷

〔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āng] ⑴ 古同“匡”。

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匩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去王切頁碼425頁,第5

異體

匩飯器,筥也。从匚𡉚聲。

異體

筐匩或从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區昌反頁碼1014頁,第3行,第1

筐飯器也,筥也。從匸𡉚聲。

鍇注臣鍇曰:「𡉚音皇。」

反切………頁碼1014頁,第3行,第2

匡或從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去王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541頁,第3許惟賢1104頁,第6

筐飯器。

段注句。小徐有也字。

筥也。

段注謂卽筥也。《竹部》曰:筥,䈰也。䈰一曰飯器。容五升。䈰有三義。而筥匡取此一義耳。匡不專於盛飯。故詩采《卷耳》以頃匡,求桑以懿匡。匡之引申叚借爲匡正。《小雅》。王于出征。以匡王國。傳曰:匡,正也。葢正其不正爲匡。凡小不平曰匡剌。革其匡剌亦曰匡也。詩有頃匡。謂匡之半淺半深不平者。故謂之頃。所謂匡剌也。匡剌見《攷工記》注。

从匚。㞷聲。

段注去王切。十部。

匩或从竹。

段注今人亦分匡筐爲二義。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軭剌。

匡正也。匡剌乃軭之借,段說非。車輪曲曰軭,足曲曰尪,木曲曰枉。

訓正者=軭,軭剌。

訓正者係軭字,軭剌。

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1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77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05頁
4說文校箋第562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504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86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13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26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9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5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3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4437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2435頁【補遺】第17881頁
14通訓定聲第362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06頁【崇文】第4421頁
16說文句讀第1833頁
17說文新證第875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532頁,第5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2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80頁,第2字

匩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匩(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匩(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匩(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匩(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匩(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匩(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匩(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匩(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匩(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