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kuāng ㄎㄨㄤ

匚部 共6画 半包围结构 U+5321
汉语字典

匚部

6画

4画

半包围结构

kuang

kuāng

形声字

AGD

SMG

HCVV

71711

0562

3179

5321

[111215] 横、横、横、竖、横、竖折/竖弯

匡字概述

折叠展开

〔匡〕字拼音是kuāng 部首是匚, 总笔画是6画。

〔匡〕字是半包围结构 五行属木。

〔匡〕字仓颉码是SMG 五笔是AGD 四角号码是71711 郑码是HCVV 中文电码是0562 区位码是3179

〔匡〕字的UNICODE是5321。 十进制为21281,UTF-32:00005321,UTF-8:E5 8C A1。

〔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匡〕字的异体字是

匡的笔顺

折叠展开

匡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āngㄎㄨㄤ

基本解释

纠正;~正。~谬。

救。~救。~复。~时济世。

辅助,帮助。~助。~扶。~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算。~计。

古同“”。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匚( fāng ),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2.”的古字。容器名basket

匡,饭器,也。 —— 《说文》既齐既稷,既匡既勑。 —— 《诗·小雅·楚茨》蚕则绩而蟹有匡。 —— 《礼记·檀弓》

3.”的古字。边框;围子;框框frame

行人夜宿墙匡月。 —— 韦庄《秦妇吟》

匡子(框子)

4.”的古字。眼眶orbit

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 《素问》

5.春秋时齐国简册名bamboo slips

《管子》有《大匡》、《中匡》、《小匡》三篇

6.螃蟹的背壳shell

海岛有蟹,其匡宛具一人面。 —— 《拜经楼诗话》

7.古地名Kuang town

8.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9.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省扶沟县。

10.山名,即江西省的庐山Lushan mountain

动词

1.纠正,匡正correct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一匡天下。 —— 《史记·货殖列传》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 —— 《国语·晋语九》

匡言(匡正的言论);匡弼(匡正辅助);匡救(匡正挽救);匡翼(匡正辅助);匡邪(纠正邪恶)

2.拯救save

匡乏困,救灾患。 —— 《左传·成公十八年》

匡危(拯救危难);匡立(拯救国家,建立大业);匡攘(拯救国家,驱逐敌人);匡困(救助贫困);匡时(挽救艰危的时局);匡难(匡救国家的灾难)

3.帮助;辅助,辅佐help; assist

上匡天子。 —— 《三国志》

匡济之才(辅助、保全江山社稷的才能);匡辅(帮助;辅佐);匡君救国(扶助君王,辅佐国政);匡尧(辅佐明君)

4.弯曲bend

则轮虽敝不匡。 —— 《周礼·考工记》

5.亏损loss

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 《国语》

6.料定;料想expect

你就匡我养不住,生起外心来了。 —— 《二刻拍案惊奇》

7.通“”。恐惧fear

年虽大杀,众不匡惧。 —— 《礼记·礼器》。郑玄注:“匡,犹恐也。”

形容词

1.方正;端正upright

匡坐至夜分。 —— 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匡坐(正坐,端坐);匡士(正直的读书人);匡床(文正宽大的床;安适的床);匡勑(正直谨慎)

2.安适 comfortable。如:匡咏(安适吟咏)

kuāngㄎㄨㄤ

详细解释

1.改正、扶正。

《左传•襄公十四年》:“过则匡之。”《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匡正、匡谬。

2.救济。

《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管子•五辅》:“养长老,……吊祸丧,此谓匡其急。”

匡救。

3.辅佐、帮助。

《汉书•卷八•宣帝纪》:“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上匡天子,则为桓文。”

4.料想。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个做经纪本分人儿,那匡你会温存,能软款,知心知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方氏大怒道:『你就匡我养不出,生起外心来了!』”

1.眼眶。

《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于是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

2.姓。如汉代有匡衡,清代有匡辅之。

kuāngㄎㄨㄤ

详细解释

1.改正;纠正;扶正。

匡谬、匡正、匡过。

2.辅助;帮助;救助。

匡救、匡助、匡时济世。

3.〈口〉约略计算;估计。

匡计、匡算、匡一匡这块地面积有多大。

4.〈书〉减损。

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国语‧越语下》)。

5.姓。

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5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53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83頁,第1

唐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正韻》:曲王切,𡘋音劻。
說文》:飯器也、筥也。一曰正也。
論語》:一匡天下。
前漢・揚雄傳》:匡〈雅〉、〈頌〉。

又,《玉篇》:方正也。
爾雅・釋詁》:匡,方也。
詩・小雅》:既匡既敕。

又,救也。
書・盤庚》:不能胥匡以生。
孝經・事君章》:匡救其惡。

又,斜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匡。

又,《廣韻》:輔助也。
前漢・宣帝紀》:以匡朕之不逮。

又,地名。
韻會》:陳留有匡城。

又,姓。
風俗通》:匡,魯邑也,句須爲之宰,其後氏焉。漢有匡衡。

又,與恇同,恐也。
禮・禮器》:年雖大殺,衆不匡

又,與眶同,目匡也。
史記・淮南王安傳》:涕滿匡而橫流。

又,烏光切,音汪──與尩通,廢疾也。
荀子・正論篇》:傴巫跂匡大。跂原字从攴作。

注解

〔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匚部

〔匡〕字拼音是kuā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匚、王,五行属

〔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匚( fāng ),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是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āng] ⑴ 纠正;~正。~谬。⑵ 救⑶ 辅助,帮助⑷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⑸ 古同“筐”。⑹ 姓。

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去王切頁碼425頁,第5

異體

匩飯器,筥也。从匚𡉚聲。

異體

筐匩或从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區昌反頁碼1014頁,第3行,第1

筐飯器也,筥也。從匸𡉚聲。

鍇注臣鍇曰:「𡉚音皇。」

反切………頁碼1014頁,第3行,第2

匡或從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去王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541頁,第3許惟賢1104頁,第6

筐飯器。

段注句。小徐有也字。

筥也。

段注謂卽筥也。《竹部》曰:筥,䈰也。䈰一曰飯器。容五升。䈰有三義。而筥匡取此一義耳。匡不專於盛飯。故詩采《卷耳》以頃匡,求桑以懿匡。匡之引申叚借爲匡正。《小雅》。王于出征。以匡王國。傳曰:匡,正也。葢正其不正爲匡。凡小不平曰匡剌。革其匡剌亦曰匡也。詩有頃匡。謂匡之半淺半深不平者。故謂之頃。所謂匡剌也。匡剌見《攷工記》注。

从匚。㞷聲。

段注去王切。十部。

匩或从竹。

段注今人亦分匡筐爲二義。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軭剌。

匡正也。匡剌乃軭之借,段說非。車輪曲曰軭,足曲曰尪,木曲曰枉。

訓正者=軭,軭剌。

訓正者係軭字,軭剌。

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1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77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05頁
4說文校箋第562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504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86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13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26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9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5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3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4437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2435頁【補遺】第17881頁
14通訓定聲第362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06頁【崇文】第4421頁
16說文句讀第1833頁
17說文新證第875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532頁,第5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2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80頁,第2字

匡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rrect, restore, revise
  2. korrekt, abändern , Kuang (Eig, Fam)
  3. corriger, redresser, aider, assister

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匡(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