呪
笔顺 反馈

复制

zhòu ㄓㄡˋ

口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546A
汉语字典

口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zhou

zhòu

KKQN

RRHU

JJRD

66012

546A

[25125135] 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呪字概述

折叠展开

〔呪〕字拼音是zhòu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8画。

〔呪〕字是左右结构

〔呪〕字仓颉码是RRHU 五笔是KKQN 四角号码是66012 郑码是JJRD

〔呪〕字的UNICODE是546A。 十进制为21610,UTF-32:0000546a,UTF-8:E5 91 AA。

〔呪〕字的异体字是

呪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òuㄓㄡˋ

基本解释

祷告。《後漢書•諒輔傳》:“時夏大旱,太守自出祈禱山川,連日而無所降,輔乃自暴庭中,慷慨呪曰……”

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廣韻•宥韻》:“呪,呪詛。”

旧时信某些宗教的人以为念着可以除灾、降灾或驱鬼降妖的口诀。如:符呪;念呪。《後漢書•皇甫嵩傳》:“(張角)符水呪説以療病。”

梵语陀罗尼,义译为呪,又曰真言。唐盧綸《送恒操上人歸江外覲省》:“持呪過龍廟,翻經化海人。”

呪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82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09頁,第26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職救切,音䯾。
廣韻》:呪詛也。
戰國策》:許綰爲我呪。
後漢・王忳傳》:忳呪曰:有何枉狀。
關尹子・七釜篇》有誦呪者。

又,《集韻》:通作祝。
書・無逸》: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
詩・大雅》:侯作侯祝。
周禮・春官》有詛祝。

集韻》或作詶,亦作詋。

注解

〔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呪〕字拼音是z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兄

〔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òu] ⑴ 祷告。《後漢書•諒輔傳》:“時夏大旱,太守自出祈禱山川,連日而無所降,輔乃自暴庭中,慷慨呪曰……”⑵ 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廣韻•宥韻》:“呪,呪詛。”⑶ 旧时信某些宗教的人以为念着可以除灾、降灾或驱鬼降妖的口诀。如:符呪;念呪。《後漢書•皇甫嵩傳》:“(張角)符水呪説以療病。”⑷ 梵语陀罗尼,义译为呪,又曰真言。唐盧綸《送恒操上人歸江外覲省》:“持呪過龍廟,翻經化海人。”

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呪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之六切頁碼4頁,第2

異體祝、𥘱

祝祭主贊詞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

附注段玉裁本作「从示,从儿、口。」按:郭沫若以為「祝」像跪而有所禱告之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職六反頁碼33頁,第2行,第2

祝祭主贊詞者。從示,從人、口。一曰從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

鍇注臣鍇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之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3頁,第2許惟賢10頁,第1

祝祭主贊䛐者。从示。从儿口。

段注此以三字會意。謂以人口交神也。

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

段注此字形之別說也。凡一曰:有言義者。有言形者。有言聲者。引易者,《說卦》文。兌爲口舌,爲巫。故祝从兌省。此可證虙羲先《倉頡》製字矣。凡引經傳。有證義者。有證形者。有證聲者。此引易證形也。之六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斷。《穀梁傳》「祝髮」(斷髮),《公羊傳》「天祝予」(斷)[一],殊(四部侯),祝(三部幽),音近,殊,殺;誅,責也(非殺)。《墨子》「祝」作「祩」。[二],故祝、殊一字也。祝由,有由辟也[三]由,祭也。

詛呪當作祝,兄既从口,又加口,不通。訓斷者,或即斲字之假借。

《穀粱》「吳祝髮」,《公羊》「天祝予」,祝皆訓斷,皆殊(斲)字之借(殊在四部侯,祝在三部幽,三部、四部合音甚近),殊,殺也;一曰斷也。《墨子》「祝」亦作「祩」。○詛祝,俗作呪,非。呪从兩口,不通。

《穀粱》「吳祝髮」,《公羊》「天祝予」,皆訓斷,殊之假借也(或云斲字)。殊在古韻四部(侯),祝在三部(幽),合韻最近。殊,殺也,一曰斷也。《墨子》祝亦作祩。詛祝俗作呪,非。[一]《榖粱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范寧注:「祝,斷也。」《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何休注:「祝,斷也。」[二]《墨子•明鬼下》:「祩子仗揖出與言」,孫詒讓《墨子閒詁》引畢沅曰:「祩,祝字異文。祩子,即祝史也。」[三]《禮記•郊特牲》:「祭有由辟焉」。

白话解释

祝,主祭的司仪向神称颂。字形采用“示、人、口”会义。一种说法认为字形采用省略了“八”的“兌”作边旁。《周易》说: “‘兑’卦可以代表‘口’,可以代表‘巫’。”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像人跪於神主之前有所祝禱,甲骨文或不從示。戰國文字與金文同,《說文‧示部》:「祝,祭主贊詞者。」指祭祀時善祝善禱的主祭者。從示,表示祭祀相關儀節;從兄,表示善祝善禱之主祭者,本義是祝禱祈福之主祭者。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9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38頁
4說文校箋第5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5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4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5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12頁【補遺】第16158頁
14通訓定聲第115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頁【崇文】第57頁
16說文句讀第15頁
17章授筆記第6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16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3頁,第1字

呪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urse, damn, incantation
  2. juron, incantation

呪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呪(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呪(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呪(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