壱
笔顺 反馈

复制

士部 共7画 上中下结构 U+58F1
汉语字典

士部

7画

4画

上中下结构

yi

FPXB

GBP

BWRR

40712

58F1

[1214535] 横、竖、横、点、横撇/横钩、撇、竖弯钩

壱字概述

折叠展开

〔壱〕字拼音是yī 部首是士, 总笔画是7画。

〔壱〕字是上中下结构

〔壱〕字仓颉码是GBP 五笔是FPXB 四角号码是40712 郑码是BWRR

〔壱〕字的UNICODE是58F1。 十进制为22769,UTF-32:000058f1,UTF-8:E5 A3 B1。

〔壱〕字的异体字是

壱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解释

古同“”。

壱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士部

武英殿刻本: 第56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243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78頁,第1

古文: 夁 、 𡔾𡕋𡕍

廣韻》:於悉切;《集韻》、《韻會》、《正韻》:益悉切,𡘋音一──專一也。
孟子》: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
左傳・昭二十年》: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

又,合也。
前漢・董仲舒傳》:有所統壹,爲羣儒首。又,〈元后傳〉:莽既外壹羣臣,令稱己功德。

又,誠也、醇也。
禮・緇》: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壹。
史記・曹參世家》:載其淸淨,民以寧壹。

又,《增韻》:閉塞也。
管子・形勢篇》:臣下賦斂競得,使民偸壹。

又,與一同。
周禮・天官》:公之士壹命。

又,姓。漢壹元。見《印藪》。又,三字姓。後魏壹斗眷氏。

又,《類編》:於眞切,音慇──與絪、氤𡘋通。

注解

〔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士部

〔壹〕字拼音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豆,五行属

〔壹〕字造字法是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是专一。

〔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ī] ⑴ “一”的大写。

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壱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umbe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