弴
笔顺 反馈

复制

diāo ㄉㄧㄠ

弓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5F34
汉语字典

弓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diao

diāo

XYBG

NYRD

YZJY

10247

5F34

[51541251521] 横折、横、竖折折钩、点、横、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竖钩、横

弴字概述

折叠展开

〔弴〕字拼音是diāo 部首是弓, 总笔画是11画。

〔弴〕字是左右结构

〔弴〕字仓颉码是NYRD 五笔是XYBG 四角号码是10247 郑码是YZJY

〔弴〕字的UNICODE是5F34。 十进制为24372,UTF-32:00005f34,UTF-8:E5 BC B4。

〔弴〕字的异体字是

弴的意思

折叠展开

diāoㄉㄧㄠ

基本解释

皇帝用的漆成红色的弓:“楚柘质劲,必资榜檠,以成~弓。”

弴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弓部

武英殿刻本: 第859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359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303頁,第15

廣韻》、《集韻》、《韻會𡘋都昆切,音敦。
說文》:畫弓也。
韻會》:雕弓。
廣韻》:天子弴弓。

又,《廣韻》:都聊切;《正韻》:丁聊切,𡘋音貂──義同。

注解

〔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弓部

〔弴〕字拼音是d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弓、享

〔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iāo] ⑴ 皇帝用的漆成红色的弓:“楚柘质劲,必资榜檠,以成~弓。”

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弴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都昆切頁碼427頁,第14

𢐻

異體

𢐻畫弓也。从弓𦎫聲。

附注鈕樹玉校錄:「《玉篇》作『弴』,舜弓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得昏反頁碼1019頁,第3行,第1

𢐻畫弓也。從弓𦎧聲。

鍇注臣鍇曰:「所謂雕弓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都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556頁,第3許惟賢1110頁,第8

𢐻畫弓也。

段注《大雅》。《敦弓》旣堅。傳曰:《敦弓》,畫弓也。天子畫弓。按《荀卿子》天子彫弓。諸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公羊傳》何注曰:禮,天子雕弓。諸侯《彤弓》。大夫嬰弓。士盧弓。盧弓卽玈弓。黑弓也。嬰弓,陸德明云見《司馬法》。按嬰卽《江賦》之䙬字。葢朱黑相閒而嬰繞也。《彤弓》、《毛傳》曰朱弓也。以講德習射。彫弓者,葢五采畫之。凡經傳言彫有謂刻鏤者。如玉謂之彫,金謂之鏤,《禮記》玉豆彫篹,《論語》朽木不可彫是也。有謂繪畫者。如此彫弓是也。《彡部》曰:彫,𤥨文也。古繪畫與刻畫無二字。諸侯《彤弓》,則天子當五采。《石𡔷詩》有秀弓。秀卽繡。五采備謂之繡。或曰天子之弓但刻畫爲文也。《兩京賦》。彫弓斯彀。薛云:彫弓謂有刻畫也。弴與彫語之轉。《敦弓》者,弴之叚借字。詩,禮又叚追爲之。敦弴可讀如𠂤。不得竟讀彫也。《孟子》作弤。亦雙聲字。

从弓。𦎧聲。

段注都昆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與彫音轉。

與彫音轉。

弴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08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10頁
4說文校箋第565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07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87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14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29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0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7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42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46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500頁【補遺】第17887頁
14通訓定聲第317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12頁【崇文】第4445頁
16說文句讀第1845頁
17章授筆記第535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5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85頁,第1字

弴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d lacquer bow

弴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弴(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弴(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弴(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弴(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