戣
笔顺 反馈

复制

kuí ㄎㄨㄟˊ

戈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6223
汉语字典

戈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kui

kuí

WGDA

NKI

XSGH

13850

6223

[5433411341534] 横撇/横钩、点、撇、撇、点、横、横、撇、点、横、斜钩、撇、点

戣字概述

折叠展开

〔戣〕字拼音是kuí 部首是戈, 总笔画是13画。

〔戣〕字是左右结构

〔戣〕字仓颉码是NKI 五笔是WGDA 四角号码是13850 郑码是XSGH

〔戣〕字的UNICODE是6223。 十进制为25123,UTF-32:00006223,UTF-8:E6 88 A3。

〔戣〕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戣〕字的异体字是

戣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íㄎㄨㄟˊ

基本解释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一人冕,执~,立于东垂。”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an ancient weapon戣,周制侍臣执戣立于东垂兵也。从戈,癸声。——《说文》。按,癸之后制字。一人冕,执戣。——《书·顾命》

kuíㄎㄨㄟˊ

详细解释

武器名。古代形状像戟的兵器。

《广韵•平声•脂韵》:“戣,兵器,戟属。”《书经•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唐•孔颖达•正义:“戣、瞿,皆戟属。”

kuíㄎㄨㄟˊ

详细解释

〈书〉古代一种形状像戟的兵器。

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书经‧顾命》)。

戣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戈部

武英殿刻本: 第990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413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359頁,第22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切,𡘋音逵。
廣韻》:戟屬。
書・顧命》:一人冕執戣。

又,人名。韓愈〈孔公誌銘〉:孔子之後三十八世,有孫曰戣,字君嚴。

又,《集韻》:求位切,音匱。
字林》:兵也。或从金。

注解

〔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戈部

〔戣〕字拼音是k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癸、戈

〔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í] ⑴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一人冕,执~,立于东垂。”

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戣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渠追切頁碼421頁,第4

戣周制:侍臣執戣,立于東垂。兵也。从戈𤼩聲。

附注按:徐鍇繫傳「《周禮》」作「周制」。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揆推反頁碼1006頁,第3行,第1

戣周制:侍臣執戣,立於東垂。兵也。從戈癸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渠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518頁,第2許惟賢1095頁,第2

戣周制。侍臣執戣。立於東𡍮。兵也。

段注見《周書・顧命》。某氏傳曰:戣瞿皆戟屬。鄭云:戣瞿葢今三鋒矛。王肅則曰:皆平器之名。許不言何兵。略同子雍也。

从戈。𤼩聲。

段注渠追切。十五部。

戣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33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07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798頁
4說文校箋第557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500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84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10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22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7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2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535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440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329頁【補遺】第17866頁
14通訓定聲第242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99頁【崇文】第4393頁
16說文句讀第1818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94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68頁,第1字

戣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ance

戣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戣(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戣(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