戫
笔顺 反馈

复制

ㄩˋ

戈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22B
汉语字典

戈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yu

DEAG

KBIRM

GDJA

43250

622B

[13251112511534] 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竖、横折、横、提、斜钩、撇、点

戫字概述

折叠展开

〔戫〕字拼音是yù 部首是戈, 总笔画是14画。

〔戫〕字是左右结构

〔戫〕字仓颉码是KBIRM 五笔是DEAG 四角号码是43250 郑码是GDJA

〔戫〕字的UNICODE是622B。 十进制为25131,UTF-32:0000622b,UTF-8:E6 88 AB。

〔戫〕字的异体字是

戫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ㄩˋ

基本解释

有文采。

迅疾的样子。

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戈部

武英殿刻本: 第990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413頁,第33

標點整理本: 第359頁,第32

集韻》:越逼切,音域──疾貌。
〇〔按〕此字與㦽字不同,《廣韻》譌作㦽字,而《字彙》、《正字通》仍之,誤矣,由未考《說文》與《集韻》也。

注解

〔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戈部

〔戫〕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有、或

〔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有文采。⑵ 迅疾的样子。

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於六切頁碼222頁,第2

異體𢒰、戫

㦽有文章也。从𪠥𡿿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於目反頁碼567頁,第1行,第1

㦽有文章也。從有彧聲。

鍇注臣鍇按:《論語》「郁郁乎文哉」本作此,𢒰假借郁字,或者川流也。宋王彧字,景文又假借彧字,皆非本文要湏作𢒰,爾𢒰有蔚也,文章之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於六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254頁,第1許惟賢550頁,第4

㦽有彣彰也。

段注彣彰各本作文章。誤。今正。彣下曰:𢒰也。是其轉注也。𢒰古多叚彧字爲之。彧者𡿿之隸變。今本《論語》郁郁乎文哉。古多作彧彧。是以荀彧字文若。《宋書》王彧字景文。《大戴・公冠》篇。遵並大道邠或。邠或卽彬彧。謂彬彬彧彧也。《小雅》。黍稷彧彧。傳云:彧彧,茂盛皃。卽有彣彰之義之引伸也。

从有。𡿿聲。

段注於六切。古音在一部。讀如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郁郁于文哉」=㦽。

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37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56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32頁
4說文校箋第282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270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97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67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57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3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72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278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26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985頁【補遺】第17045頁
14通訓定聲第88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90頁【崇文】第2357頁
16說文句讀第903頁
17章授筆記第29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50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71頁,第8字

戫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戫(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戫(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戫(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戫(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戫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