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
笔顺 反馈

复制

bīng ㄅㄧㄥ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3A4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bing

bīng

REEG

QBB

DQQ

57020

63A4

[12135113511] 横、竖钩、提、撇、横折钩、横、横、撇、横折钩、横、横

掤字概述

折叠展开

〔掤〕字拼音是bīng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1画。

〔掤〕字是左右结构

〔掤〕字仓颉码是QBB 五笔是REEG 四角号码是57020 郑码是DQQ

〔掤〕字的UNICODE是63A4。 十进制为25508,UTF-32:000063a4,UTF-8:E6 8E A4。

〔掤〕字的异体字是

掤的意思

折叠展开

bīngㄅㄧㄥ

基本解释

箭筒盖子:“抑释~忌。”

掤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439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386頁,第2

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𡘋音冰。
說文》:所以覆矢也。
詩・鄭風》:抑釋掤忌。〔疏〕服䖍云:櫝丸蓋。杜預云:箭筩也。

又,通作冰。
左傳・昭二十五年》:執冰而踞。〔註〕箭筩蓋,可以取飮。

又,以手覆矢亦曰掤。

注解

〔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掤〕字拼音是b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朋

〔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īng] ⑴ 箭筒盖子:“抑释~忌。”

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掤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筆陵切頁碼408頁,第13

異體𢵁

掤所以覆矢也。从手朋聲。《詩》曰:「抑釋掤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彬仍反頁碼979頁,第5行,第1

掤所以覆矢也。從手朋聲。《詩》曰:「抑釋掤忌。」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釋掤而遊。」掤,箭筩葢也。借冰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筆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440頁,第1許惟賢1061頁,第4

掤所㠯覆矢也。

段注鄭大叔于田傳曰:掤,所以覆矢也。《左傳》。公徒釋甲執冰而踞。冰者,掤之叚借字。賈逵,服䖍皆曰:冰,犢丸葢也。杜預云:或說犢丸是箭筩。其葢可以取飲。

从手。朋聲。

段注筆陵切。六部。

詩曰:抑釋掤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多假氷字為之。

掤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6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1033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774頁
4說文校箋第539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484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78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01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03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8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21頁,第30字
11標注說文第517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276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1982頁【補遺】第17826頁
14通訓定聲第30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066頁【崇文】第4261頁
16說文句讀第1758頁
17章授筆記第509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722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29頁,第10字

掤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quiver; (Cant.) to pull on something
  2. Pfeilköcher (S)
  3. carquois

掤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掤(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掤(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掤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