旓
笔顺 反馈

复制

shāo ㄕㄠ

方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65D3
汉语字典

方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shao

shāo

YTIE

YSOFB

SYKQ

08227

65D3

[4153312432511]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竖、点、撇、竖、横折钩、横、横

旓字概述

折叠展开

〔旓〕字拼音是shāo 部首是方, 总笔画是13画。

〔旓〕字是左右结构

〔旓〕字仓颉码是YSOFB 五笔是YTIE 四角号码是08227 郑码是SYKQ

〔旓〕字的UNICODE是65D3。 十进制为26067,UTF-32:000065d3,UTF-8:E6 97 93。

旓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āoㄕㄠ

基本解释

旗帜上飘带之类的装饰物:“金~曳曳。”

详细解释

古代装饰旌旗的飘带。

《文选•扬雄•甘泉赋》:“建光燿之长旓兮,昭华覆之威威。”

shāoㄕㄠ

详细解释

〈书〉古代旌旗上装饰的飘带;泛指旌旗。

建光燿之长旓兮,昭华覆之威威(《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旓拂地来(明‧李东阳〈南圃秋风诗〉)。

shāoㄕㄠ

旓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方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56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484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433頁,第13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𡘋音梢。
玉篇》:旌旗之斿。
前漢・揚雄傳》:建光耀之長旓。〔註〕旓,旗之旒也。一曰燕尾旓。

注解

〔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方部

〔旓〕字拼音是sh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𭤨、肖

〔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āo] ⑴ 旗帜上飘带之类的装饰物:“金~曳曳。”

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旓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errated edges on a Chinese flag
  2. bords dentelés sur un drapeau chinois

旓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旓(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旓(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旓(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旓(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旓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