榑
笔顺 反馈

复制

ㄈㄨˊ ㄈㄨˋ ㄅㄛˊ

木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991
汉语字典

木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fu

SGEF 86 、 SSFY 98

DIBI

FFDS

43942

6991

[12341251124124] 横、竖、撇、点、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钩、点

榑字概述

折叠展开

〔榑〕字拼音是fú,fù,bó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4画。

〔榑〕字是左右结构

〔榑〕字仓颉码是DIBI 五笔是SGEF 86 、 SSFY 98 四角号码是43942 郑码是FFDS

〔榑〕字的UNICODE是6991。 十进制为27025,UTF-32:00006991,UTF-8:E6 A6 91。

〔榑〕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榑〕字的异体字是

榑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ㄈㄨˊ

基本解释

〔~桑〕古同“扶桑”,海外的大桑树,太阳从这里升起(古代神话传说),如“朝发~~,日入落棠。”

详细解释

榑桑:传说中的神木,生长于日出的地方。

《说文解字•木部》:“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2ㄈㄨˋ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详细解释

参见【榑桑】。

3ㄅㄛˊ

基本解释

〔~栌〕枓栱。

ㄈㄨˊ

ㄈㄨˊ

榑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94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542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488頁,第21

唐韻》:防無切;《集韻》、《類篇》:馮無切,𡘋音扶。
說文》: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山海經》:東望榑木。
淮南子・覽冥訓》:朝發榑桑。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木名。

注解

〔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榑〕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ú、fù、b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尃

〔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ú] ⑴ 〔~桑〕古同“扶桑”,海外的大桑树,太阳从这里升起(古代神话传说),如“朝发~~,日入落棠。” [fù]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bó] ⑴ 〔~栌〕枓栱。

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榑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防無切頁碼186頁,第11

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从木尃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凡無反頁碼465頁,第7行,第1

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從木尃聲。

鍇注臣鍇按:《吕氏春秋》、《淮南子》、《山海經》、《漢武内傳》、東方朔《十洲記》皆曰:榑桑生海東,日所出。《山海經》曰:「九日出下枝,一日生上枝。」《十洲記》曰:「以其樹兩相扶,故曰扶。桑葚如中國桑葚而金色。」作扶字。吕氏曰:「東至榑木。」《淮南子》曰:「旸谷榑桑。」則作此榑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防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008頁,第1許惟賢444頁,第5

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段注叒下曰: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然則榑桑卽叒木也。東下曰:從日在木中。杲下曰:從日在木上。皆謂榑木也。《淮南》高注亦曰:榑桑,日所出也。

從木。尃聲。

段注防無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扶桑」正作「榑桑」。

榑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7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474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368頁
4說文校箋第234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230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809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42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09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8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45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233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87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945頁【補遺】第16881頁
14通訓定聲第161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87頁【崇文】第1945頁
16說文句讀第736頁
17章授筆記第24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5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75頁,第8字

榑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榑(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榑(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榑(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榑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