潕
笔顺 反馈

复制

ㄨˇ

氵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6F55
汉语字典

氵部

15画

12画

左右结构

wu

IRLO 86 、 ITGO 98

EOTF

VMEU

38131

6F55

[441311222214444] 点、点、提、撇、横、横、竖、竖、竖、竖、横、点、点、点、点

潕字概述

折叠展开

〔潕〕字拼音是wǔ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5画。

〔潕〕字是左右结构

〔潕〕字仓颉码是EOTF 五笔是IRLO 86 、 ITGO 98 四角号码是38131 郑码是VMEU

〔潕〕字的UNICODE是6F55。 十进制为28501,UTF-32:00006f55,UTF-8:E6 BD 95。

〔潕〕字的异体字是

潕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ㄨˇ

基本解释

〔~水〕又作“舞水”,古河名。a。在中国河南省;b。在中国贵州省。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水名。潕水Wu river

2.源出贵州省瓮安县,东流经镇远城为镇阳江。又东北流,经芷江,至黔阳县,与沅江汇合。

3.一名“舞水”。源出今河南省方城县东,东流经舞阳县南、西平县北,至县东流入汝水。

潕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45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649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597頁,第1

唐韻》:文甫切;《集韻》:罔甫切,𡘋音武──水名。
說文》:水,出南陽舞隂

又,縣名。
水經注》:葉陂水,東逕潕陽縣故城北。

又,潕溪,武陵五溪之一。
後漢・馬援傳》〔註〕:潕,一音武──今溪在辰州界。

注解

〔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潕〕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無

〔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ǔ] ⑴ 〔~水〕又作“舞水”,古河名。a。在中国河南省;b。在中国贵州省。

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潕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文甫切頁碼362頁,第15

𤅅

異體

𤅅水。出南陽舞陽,東入潁。从水𣞤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勿撫反頁碼889頁,第1行,第1

𤅅水,出南陽舞陰,東入汝。從水無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文甫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125頁,第2許惟賢927頁,第4

𤅅潕水。出南陽舞陰。東入潁。

段注南陽郡舞陰,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泌陽縣縣北十里有舞陰故城。《水經》曰:潕水,出潕陰縣西北扶予山。東過其縣南。又東過西平縣北。又東過郾縣南。又東過定潁縣北。東入於汝。酈云:潕水過潕陰縣北。不出其南。又去郾縣遠。不得過。今《水道提綱》敘汝水,不言潕水源流。惟《方輿紀要》引舊志云:潕水,出泌陽縣北。自平地湧出。如飛舞然。東北流達舞陽縣東南爲三里河。又東入於汝。未知今水道然否。《水經》入汝。許云入潁。乖異俟攷。

从水。𣞤聲。

段注文甫切。五部。按水名作潕。縣以水得名。而舞陰,舞陽字作舞。當依《漢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南陽舞陰」之舞,當作潕。

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6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91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689頁
4說文校箋第468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31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56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66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31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01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84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452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376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719頁【補遺】第17624頁
14通訓定聲第159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38頁【崇文】第3749頁
16說文句讀第1515頁
17章授筆記第446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4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07頁,第13字

潕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ver in Henan

潕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潕(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潕(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