篽
笔顺 反馈

复制

ㄩˋ

⺮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7BFD
汉语字典

⺮部

18画

12画

上下结构

yu

TTRB 86 、 TTTB 98

HHOL

MOIY

88227

7BFD

[314314332311212152] 撇、横、点、撇、横、点、撇、撇、竖、撇、横、横、竖、横、竖、提、横折钩、竖

篽字概述

折叠展开

〔篽〕字拼音是yù 部首是⺮, 总笔画是18画。

〔篽〕字是上下结构

〔篽〕字仓颉码是HHOL 五笔是TTRB 86 、 TTTB 98 四角号码是88227 郑码是MOIY

〔篽〕字的UNICODE是7BFD。 十进制为31741,UTF-32:00007bfd,UTF-8:E7 AF BD。

〔篽〕字的异体字是

篽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ㄩˋ

基本解释

禁苑。

囿养。

详细解释

禁苑,皇宫内的园林。

《说文解字•竹部》:“篽,禁苑也。”《汉书•卷八•宣帝纪》:“池篽未御幸者,假与贫民。”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池者,陂池也。篽者,禁苑也。”

ㄩˋ

详细解释

〈书〉禁苑;帝王的园林。

于东则洪池清篽,渌水澹澹(《文选‧张衡‧东京赋》)。

ㄩˋ

篽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0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96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856頁,第23

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正韻》:偶許切,𡘋音語──禁苑也。
漢書音義》:折竹以繩挂連之,使人不得往來;篽之言御也,同「籞」。

注解

〔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篽〕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御

〔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禁苑。⑵ 囿养。

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篽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魚舉切頁碼146頁,第13

篽禁苑也。从竹御聲。《春秋傳》曰:「澤之目篽。」

𩵎

𩵎篽或从又𤋳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疑舉反頁碼374頁,第7行,第1

𩵎禁苑也。從竹御聲。《春秋傳》曰:「澤之自篽。」

鍇注臣鍇按:《漢書》注:「池篽,謂於水邊作小屋落鄣魚鳥。」臣以爲篽,禁苑之遮衛,故張衡曰:「禁禦不若篽禦也。」

反切………頁碼375頁,第1行,第1

篽或作𩵎,從又魚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魚舉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91頁,第5許惟賢353頁,第2

𩵎禁苑也。

段注《宣帝紀》。詔池籞未御幸者。假與貧民。蘇林曰:折竹以繩綿連禁禦。使人不得往來。律名爲籞。應劭曰:籞者,禁苑也。按蘇,應說與許合。《元帝紀》。詔罷嚴籞池田。假與貧民。《西京賦》云:洪池淸籞。淸籞猶《漢書》云嚴篽也。晉灼釋嚴籞爲射苑。故引許䉷字之解。謂嚴與䉷同。可以訓射。亦迂曲矣。

从竹。御聲。

段注魚舉切。五部。

《春秋傳》曰:澤之自篽。

段注自當作舟。昭二十年《左傳》曰:澤之萑蒲。舟鮫守之。鮫當是𩵎誤。許所據竟作舟篽耳。《魯語》有舟虞,同也。

篽或作𩵎。从又。从魚。

段注从又者,取扞衞之意。

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90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38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99頁
4說文校箋第193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181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65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15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64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6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6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191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517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4948頁【補遺】第16727頁【後編】第14829頁
14通訓定聲第156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96頁【崇文】第1581頁
16說文句讀第586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9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470頁,第13字

篽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篽(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篽(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篽(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