翍
笔顺 反馈

复制

ㄆㄧ ㄅㄧˋ ㄆㄛ

羽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7FCD
汉语字典

羽部

11画

5画

左右结构

pi bi po

NHCY 86 、 NBY 98

SMDHE

YTYX

14147

7FCD

[54154153254] 横折钩、点、提、横折钩、点、提、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翍字概述

折叠展开

〔翍〕字拼音是pī,bì,pō 部首是羽, 总笔画是11画。

〔翍〕字是左右结构

〔翍〕字仓颉码是SMDHE 五笔是NHCY 86 、 NBY 98 四角号码是14147 郑码是YTYX

〔翍〕字的UNICODE是7FCD。 十进制为32717,UTF-32:00007fcd,UTF-8:E7 BF 8D。

〔翍〕字的异体字是

翍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ㄆㄧ

基本解释

鸟张开羽毛的样子。

古同“”,散开:“~桂椒,郁栘杨。”

2ㄅㄧˋ

基本解释

羽。

3ㄆㄛ

基本解释

飞翔的样子。

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羽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83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956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921頁,第10

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𡘋音帔──張羽貌。
玉篇》:張也。亦作披。
前漢・揚雄傳》:翍桂椒而鬱栘楊。〔註〕翍,古披字。

又,《集韻》:滂禾切,音頗──飛貌。

又,《集韻》:平義切,音髲──羽也。

注解

〔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羽部

〔翍〕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ī、bì、p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羽、皮

〔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ī] ⑴ 鸟张开羽毛的样子。⑵ 古同“披”,散开:“~桂椒,郁栘杨。” [bì] ⑴ 羽。 [pō] ⑴ 飞翔的样子。

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翍(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翍(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翍(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翍(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翍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