胾
笔顺 反馈

复制

ㄗˋ

肉部 共12画 半包围结构 U+80FE
汉语字典

肉部

12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zi

会意字

FAMW

JIOBO

EHOO

43250

5175

80FE

[121253434534] 横、竖、横、竖、横折钩、撇、点、撇、点、斜钩、撇、点

胾字概述

折叠展开

〔胾〕字拼音是zì 部首是肉, 总笔画是12画。

〔胾〕字是半包围结构

〔胾〕字仓颉码是JIOBO 五笔是FAMW 四角号码是43250 郑码是EHOO 中文电码是5175

〔胾〕字的UNICODE是80FE。 十进制为33022,UTF-32:000080fe,UTF-8:E8 83 BE。

〔胾〕字的异体字是

胾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ㄗˋ

基本解释

切成大块的肉。

详细解释

名词

切成的大块肉 big piece of meat胾,大脔也。从肉。——《说文》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左殽右胾。——《礼记·曲礼》。注:“殽,骨体也;胾,切肉也。殽在俎,胾在豆。”羹胾中别。——《管子·弟子职》胾四豆。——《仪礼·士虞礼》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ㄗˋ

详细解释

切成大块的肉。

《说文解字•肉部》:“胾,大脔也。”《荀子•非相》:“啜其羹,食其胾。”

ㄗˋ

详细解释

1.〈书〉切成大块的肉。

2.〈书〉切割成块。

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4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981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947頁,第21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𡘋音剚。
說文》:大臠也。
正字通》:切肉曰胾。
博雅》:胾,臠也。
詩・魯頌》:毛炰胾羹。〔傳〕胾,肉也。
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于左。〔註〕胾,切肉也。
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註〕師古曰:胾,大臠也。

注解

〔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胾〕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𢦏、肉

〔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ì] ⑴ 切成大块的肉。

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胾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側吏切頁碼133頁,第9

𦛹

異體

𦛹大臠也。从𠕎𢦔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側字反頁碼345頁,第1行,第2

𦛹大臠也。從肉𢦒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側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702頁,第6許惟賢313頁,第4

𦛹大臠也。

段注切肉之大者也。

从肉。𢦒聲。

段注側吏切。一部。按《鄉射禮》古文樴爲胾。戠聲聲同也。脯脡字本作梃,從木。從手,從肉皆誤也。梃,一枚也。樴猶梃也。樴作胾則同聲而不同義。凡禮古文髀作脾,榦作肝,骼作胳等皆同聲而不同義。

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4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353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274頁
4說文校箋第175頁,第21字
5說文考正第166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594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104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3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6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05頁,第31字
11標注說文第172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135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584頁【補遺】第16685頁
14通訓定聲第75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54頁【崇文】第1413頁
16說文句讀第520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9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436頁,第7字

胾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inced meat; to cut meat into pieces
  2. couper la viande en morceaux, viande coupée en dés

胾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胾(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胾(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胾(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胾(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胾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