頞
笔顺 反馈

复制

è ㄟˋ

頁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981E
汉语字典

頁部

15画

6画

左右结构

e

è

PVDM

JVMBC

WDZG

31486

981E

[445531132511134] 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撇、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頞字概述

折叠展开

〔頞〕字拼音是è 部首是頁, 总笔画是15画。

〔頞〕字是左右结构

〔頞〕字仓颉码是JVMBC 五笔是PVDM 四角号码是31486 郑码是WDZG

〔頞〕字的UNICODE是981E。 十进制为38942,UTF-32:0000981e,UTF-8:E9 A0 9E。

〔頞〕字的异体字是

頞的意思

折叠展开

èㄟˋ

基本解释

鼻梁:“举疾首蹙~而相告。”

详细解释

名词

鼻梁nasal bridge

頞,鼻茎也。从页,安声。 —— 《说文》则辛頞鼻渊。 —— 《素问·气厥论》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 《孟子·梁惠王下》

蹙頞(皱眉头)

èㄟˋ

详细解释

鼻梁。

《说文解字•页部》:“頞,鼻茎也。”《文选•扬雄•解嘲》:“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

èㄟˋ

详细解释

〈书〉鼻梁。

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文选‧扬雄‧解嘲》)。

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60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403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396頁,第7

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𡘋音遏。
玉篇》:鼻莖也。
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吿。
莊子・至樂篇》:深𭿬蹙頞。

又,《釋名》:䪼也。

又,《逸雅》:頞,鞍也──偃折加鞍也。

又,幽頞,獸名。
山海經・幽頞贊》:幽頞似猴,俾愚作智,觸物則笑,見人佯睡,好用小慧,終是嬰繫。

又,《玉篇》亦作齃。
史記・蔡澤傳》:魋顏蹙齃。〔註〕齃,烏葛反。

又,音案。
史記・西南夷傳》: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註〕頞,音案。孚遠曰:常頞,疑人姓名。

注解

〔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頞〕字拼音是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安、頁

〔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è] ⑴ 鼻梁:“举疾首蹙~而相告。”

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頞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烏割切頁碼292頁,第7

頞鼻莖也。从𩑋安聲。

齃或从鼻、曷。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厄渴反頁碼730頁,第6行,第1

齃鼻莖也。從頁安聲。

鍇注臣鍇按:《史記》曰:「蔡澤蹙頞。」

反切………頁碼730頁,第6行,第2

或從鼻、曷。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烏割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63頁,第6許惟賢730頁,第1

齃鼻莖也。

段注鼻謂之準。鼻直莖謂之頞。《史記》唐舉相蔡澤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顏,蹙齃。既言鼻又言頞者。曷同遏。遏鼻,言其內不通而齆。蹙齃,則言在外鼻莖也。鼻有中斷者。蔡澤,諸葛恪之相是也。有憂愁而蹴縮者。《孟子》言蹙頞是也。有病而辛頞者。此言其內酸辛,《素問》所言是也。

𩑋。安聲。

段注烏割切。十五部。《釋名》曰:頞,鞍也。偃折如鞍也。知固可讀如安。

或从鼻曷。

段注曷聲也。

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2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726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554頁
4說文校箋第372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349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259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15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36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6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26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361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3009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8806頁【補遺】第17331頁
14通訓定聲第280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55頁【崇文】第3017頁
16說文句讀第1188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841頁,第4字

頞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ose) bridge
  2. jonction du nez et du front

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頞(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頞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