𧊜
字义 反馈

𧊜

复制

è ㄟˋ

虫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2729C
汉语字典

虫部

12画

6画

左右结构

e

è

JUBH

LITU

IUZI

2729C

[251214431522]

𧊜字概述

折叠展开

〔𧊜〕字拼音是è 部首是虫, 总笔画是12画。

〔𧊜〕字是左右结构

〔𧊜〕字仓颉码是LITU 五笔是JUBH 郑码是IUZI

〔𧊜〕字的UNICODE是2729C。 十进制为160412,UTF-32:0002729c,UTF-8:F0 A7 8A 9C。

〔𧊜〕字的异体字是

𧊜的意思

折叠展开

èㄟˋ

基本解释

鳄鱼。后作“”。《説文•虫部》:“𧊜,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集韻•鐸韻》:“𧊜,或作鰐。”

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9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082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1055頁,第26

唐韻》:五各切;《集韻》:逆各切,𡘋音咢。
說文》:似蜥蜴,長一丈,水潛,吞人卽浮出。

又,《集韻》:匹各切,音粕──義同。

六書正譌》:俗作鰐、鱷,𡘋非。

注解

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𧊜〕字拼音是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屰

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è] ⑴ 鳄鱼。后作“鰐”。《説文•虫部》:“𧊜,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集韻•鐸韻》:“𧊜,或作鰐。”

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吾各切頁碼445頁,第22

𧊜

𧊜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卽浮,出日南。从虫屰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吾各切頁碼1051頁,第5行,第2

𧊜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從虫屰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吾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687頁,第2許惟賢1169頁,第1

𧊜佀蜥易長一丈。

段注當同鼉下云長丈許。

水潛蚕人卽浮。出日南也。

段注劉注《吴都賦》曰:《異物志》云: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鼉。喙長三尺。甚利齒。虎及大鹿渡水。鳄擊之皆中𣃔。生子則出在沙上乳卵。卵如鴨子。亦有黃白。可食。其頭𤥨去齒。旬日閒更生。廣州有之。按據劉注,則不必日南郡乃有其物也。

从虫。屰聲。

段注吾各切。五部。俗作𧍞,鰐,鱷。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鰐魚當作𧊜

鱷魚=𧊜魚。

𧊜即鰐魚字。

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82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137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45頁
4說文校箋第593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30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96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29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59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22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52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569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69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010頁【補遺】第17954頁
14通訓定聲第186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71頁【崇文】第4681頁
16說文句讀第1938頁
17章授筆記第556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6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231頁,第3字

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𧊜(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