𠂔
字义 反馈

𠂔

复制

ㄗˇ

丿部 共5画 半包围结构 U+20094
汉语字典

丿部

5画

4画

半包围结构

zi

TNHT

LXH

MZIM

20094

[3523]

𠂔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𠂔〕字拼音是zǐ 部首是丿, 总笔画是5画。

〔𠂔〕字是半包围结构

〔𠂔〕字仓颉码是LXH 五笔是TNHT 郑码是MZIM

〔𠂔〕字的UNICODE是20094。 十进制为131220,UTF-32:00020094,UTF-8:F0 A0 82 94。

〔𠂔〕字的异体字是

𠂔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ㄗˇ

基本解释

止。

𠂔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丿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82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7頁,第10

廣韻》:祖史切;《集韻》:壯仕切,𡘋音滓──止也。𡛷字、第字𡘋从此。
〇〔按〕篆文此字宜从𠥽,今作𪩲,或作,皆後人各以己意變篆爲隷也。

注解

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丿部

𠂔〕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

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ǐ] ⑴ 止。

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𠂔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卽里切頁碼199頁,第1

𠂔

異體𠂔𪩲𠥽

𠂔止也。从𣎵盛而一橫止之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即似反頁碼508頁,第2行,第1

𠂔止也。從𣎵,盛而從一橫止之皃也。

鍇注臣鍇曰:「按《字書》:蔽𠂔,小皃。」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卽里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93頁,第1許惟賢483頁,第3

𠂔止也。从𣎵盛而一横止之也。

段注會意。卽里切。古音當在十五部。詩。萬億及秭。與醴妣禮皆韵,可證也。而𦚘,仕聲。楊雄作胏。又疑𠂔在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𠂔【姊】。事了曰齊,後作濟(水名,假借為𠂔),止也。雨止曰霽,後人所造,亦當从𠂔。怒止曰霽亦然。濟水之濟亦當作𠂔,从𣎵盛而一橫止之也;一橫者,橋也,故可濟水,後人濟水亦曰橫水。

《禮記》:「事早濟也」,訓事了。

止也。前、翦與齊、𠂔音近。濟,止也;霽,雨止也。此𠂔字乃前之借,謂木盛剪之使之正也。

訓止(如《禮記》「事早濟也」)之濟=𠂔(日本之文部省檢定𠂔)。雨止之霽,怒止之齊皆俗字,《說文》無,亦=𠂔。濟渡(濟,水名也。義别)亦=𠂔渡。𠂔, 「一橫止之」,如橋、跳板等,皆是以一橫止之(亦曰㶇水,㶇,以舟渡也)。横水之渡曰㶇(?)。○此句不知如何著落。

𠂔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92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505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92頁
4說文校箋第253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244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87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51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28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8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54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250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201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350頁【補遺】第16931頁
14通訓定聲第245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25頁【崇文】第2097頁
16說文句讀第798頁
17說文新證第504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63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六冊,第86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607頁,第1字

𠂔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stop

𠂔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𠂔(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𠂔(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𠂔(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𠂔(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𠂔(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𠂔(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