𠦫
字义 反馈

𠦫

复制

ㄐㄧˊ

十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209AB
汉语字典

十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ji

KBFH

RJJ

JCED

209AB

[25112211113]

𠦫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𠦫〕字拼音是jí 部首是十, 总笔画是11画。

〔𠦫〕字是左右结构

〔𠦫〕字仓颉码是RJJ 五笔是KBFH 郑码是JCED

〔𠦫〕字的UNICODE是209AB。 十进制为133547,UTF-32:000209ab,UTF-8:F0 A0 A6 AB。

〔𠦫〕字的异体字是

𠦫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ˊ

基本解释

集;会聚。《説文•十部》:“𠦫,詞之𠦫矣。”

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57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86頁,第27

唐韻》:秦入切;《集韻》:籍入切,𡘋音集。
說文》:詞之集也。

注解

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十部

𠦫〕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咠、十

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集;会聚。《説文•十部》:“𠦫,詞之𠦫矣。”

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秦入切頁碼68頁,第11

𠦫

異體𠦣

𠦫詞之𠦫矣。从十咠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牆揖反頁碼192頁,第5行,第1

𠦫辭之𠦫矣。從十咠聲。

鍇注臣鍇曰:「此詩云『辭之𠦫』矣,民之繹矣。今詩緝字,註和集也,故從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秦入切古音第七部頁碼354頁,第3許惟賢159頁,第9

𠦫詞之集也。

段注此依《廣韵・玉篇》訂。詞當作辭。此下當有詩曰辭之𠦫矣六字。葢詩作𠦫。許以《集解》之。今《毛詩》作輯。傳作輯,和也。許所偁葢三家詩。

从十。咠聲。

段注秦入切。七部。按十部當終於二十幷之廿。𠦫字或寫者奪之而綴於末。

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36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93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57頁
4說文校箋第92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87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30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51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24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51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55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92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69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886頁【補遺】第16421頁
14通訓定聲第42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89頁【崇文】第753頁
16說文句讀第265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705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46頁,第6字

𠦫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𠦫(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𠦫(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