𣷫
字义 反馈

𣷫

复制

áo ㄠˊ

氵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23DEB
汉语字典

氵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ao

áo

IYTY

EYSK

VSMO

23DEB

[44141533134]

𣷫字概述

折叠展开

〔𣷫〕字拼音是áo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1画。

〔𣷫〕字是左右结构

〔𣷫〕字仓颉码是EYSK 五笔是IYTY 郑码是VSMO

〔𣷫〕字的UNICODE是23DEB。 十进制为146923,UTF-32:00023deb,UTF-8:F0 A3 B7 AB。

〔𣷫〕字的异体字是

𣷫的意思

折叠展开

𣷫

详细解释

拼音sù。人名用字。

𣷫

详细解释

拼音yóu。“” 的讹字。

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26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471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418頁,第24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𡘋音遨。
說文》作𢾍,游也。从出、从放。
集韻》:隷作敖。
博雅》:遊敖,戲也。
詩・邶風》:以敖以遊。〔釋文〕敖,亦作遨。

又,《詩・衞風》:碩人敖敖。〔傳〕敖敖,長貌。〔箋〕猶欣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葬子千于訾,實訾敖。〔註〕無號諡者,楚皆謂之敖。

又,《爾雅・釋訓》:敖敖,傲也。〔疏〕〈大雅・板篇〉云聽我嚻嚻,《毛傳》云猶謷也。敖、謷、嚻音義𡘋同。

又,地名。
詩・小雅》:搏獸于敖。〔傳〕敖,鄭地,今近滎陽。
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註〕敖、鄗二山,在滎陽縣西北。

又,姓。
廣韻》:顓頊,大敖後。

又,與熬同。
荀子・富國篇》:天下敖然,若燒若焦。

又,與螯同。
荀子・勸學篇》:蟹六跪而二敖。〔註〕敖,蟹首上如鉞者。

又,與嗷同。
荀子・彊國篇》:百姓讙敖。〔註〕敖,喧噪也。

又,《集韻》、《正韻𡘋魚到切──同「傲」,慢也。
詩・小雅》:彼交匪敖。〔註〕不敖慢。
禮・曲禮》:敖不可長。〔疏〕敖者,矜慢在心之名。
爾雅・釋言》:敖、憮,傲也。

又,《史記・天官書》:箕爲敖客。〔註〕敖,調弄也。

又,《博雅》:傲,妄也。

說文》从攴作

注解

〔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敖〕字拼音是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𫠤、攵、;、放、士,五行属

〔敖〕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也,从出,俗字作遨。本义是漫游;闲游。

〔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áo] ⑴ 出游,闲游:“以~以游”。⑵ 古同“熬”,煎熬。⑶ 姓。

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