𩱈
字义 反馈

𩱈

复制

chǎo ㄔㄠˇ

鬲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29C48
汉语字典

鬲部

20画

10画

左右结构

chao

chǎo

GKMT

MBPUU

AJRZ

29C48

[12512543123552335523]

𩱈字概述

折叠展开

〔𩱈〕字拼音是chǎo 部首是鬲, 总笔画是20画。

〔𩱈〕字是左右结构

〔𩱈〕字仓颉码是MBPUU 五笔是GKMT 郑码是AJRZ

〔𩱈〕字的UNICODE是29C48。 十进制为171080,UTF-32:00029c48,UTF-8:F0 A9 B1 88。

〔𩱈〕字的异体字是

𩱈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ǎoㄔㄠˇ

基本解释

同“”。把东西放在锅里翻拨,使熟或使干。《玉篇•鬲部》:“𩱈,熬也。”《集韻•巧韻》:“𩱦,《説文》:‘熬也。’或作𩱈、炒。”

𩱈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鬲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9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459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1456頁,第29

廣韻》:初爪切;《集韻》:楚絞切,𡘋音炒──與鬻同。詳鬻字註。

注解

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鬲部

𩱈〕字拼音是chǎ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鬲、芻

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ǎo] ⑴ 同“炒”。把东西放在锅里翻拨,使熟或使干。《玉篇•鬲部》:“𩱈,熬也。”《集韻•巧韻》:“𩱦,《説文》:‘熬也。’或作𩱈、炒。”

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𩱈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尺沼切頁碼87頁,第11

𩱦

異體𤑵𢐨𩱈𤌽𤌉、煼、炒

𩱦𤎅也。从𩰲芻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𤌐,別作炒。非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齒沼反頁碼239頁,第6行,第2

𩱦熬也。從𩰲芻聲。

鍇注臣鍇曰:「謂熬米麥也,今俗作煼爲炒。」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尺沼切古音第四部頁碼448頁,第8許惟賢202頁,第8

𩱦𤎅也。

段注《爾雅音義》引《三蒼》𤎅也。《說文》火乾物也。與今本異。玄應再引與今本同。《方言》。𤎅𤋎𤏛鞏火乾也。秦晉之閒或謂之㷅。按㷅卽𩱦字。或作𤌽。玄應曰:崔寔四民《月令》作炒。古文奇字作𤍕

从䰜。芻聲。

段注尺沼切。《廣韵》初爪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即炒。炒,古亦用。

熬也。即今炒字。炒,古亦用(?)。

即今炒字。炒,古亦用,熬也。

𩱦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2頁,第19字
2陳昌治本第24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92頁
4說文校箋第117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111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39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8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59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8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70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118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87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384頁【補遺】第16500頁
14通訓定聲第145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41頁【崇文】第961頁
16說文句讀第339頁
17章授筆記第128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2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00頁,第4字

𩱈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𩱈(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𩱈(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𩱈(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