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íng ㄑㄧㄥˊ

黑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9EE5
汉语字典

黑部

20画

8画

左右结构

qing

qíng

LFOI

WFYRF

LKJK

60396

7823

8784

9EE5

[25431211444441251234] 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提、点、点、点、点、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黥字概述

折叠展开

〔黥〕字拼音是qíng 部首是黑, 总笔画是20画。

〔黥〕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金。

〔黥〕字仓颉码是WFYRF 五笔是LFOI 四角号码是60396 郑码是LKJK 中文电码是7823 区位码是8784

〔黥〕字的UNICODE是9EE5。 十进制为40677,UTF-32:00009ee5,UTF-8:E9 BB A5。

〔黥〕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黥〕字的异体字是

黥的笔顺

折叠展开

黥的意思

折叠展开

qíngㄑㄧㄥˊ

基本解释

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首。

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黑,京声。刻其面以墨窒之。字亦作“”。本义:古代一种肉刑,墨刑的异称。

2.刺字tattoo; punishment of branding a criminal

黥,墨刑在面也。 —— 《说文》放黥者马竿人面也。 —— 《书·刑德》

黥首刖足(刻额染墨,截断双脚);黥布(英布,汉高祖的大将、功臣。因犯罪被黥面);黥首(汉代刑法之一。其法在罪人额上刻字染墨);黥面(在脸上刺字涂墨);黥徒(受黥刑的犯人。引申泛指囚徒,罪犯)

3.镌刻carve

声明走百灵,结构黥幽谷。 —— 清· 魏源《白岳东崖》

名词

受过黥刑的人 tattooed person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贼。——《新五代史》

qíngㄑㄧㄥˊ

详细解释

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后亦用于奴婢、士兵,以防其逃跑。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临川靖惠王宏传》:“蓄奴僮数百,皆黥其面。”

qíngㄑㄧㄥˊ

详细解释

1.一种古代的刑罚。在犯人脸上刺文字或记号,并涂上墨。后来也用于奴婢、士兵,以防止逃跑。

2.在皮肤上刺文字、花纹或图案,并涂上颜色,以为装饰。

黥面纹身。

3.姓。

黥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42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520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1522頁,第4

古文: 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渠京切,音擎。
說文》:黑𠛬在面。
荀子・正論篇》:墨黥。〔註〕以墨涅其面而已。或曰墨黥,當爲墨幪,以墨巾蒙其頭而已。
書・呂𠛬》:爰始淫爲劓、刵、椓、黥。〔疏〕黥面,卽墨𠛬也。
周禮・秋官・司𠛬》:墨罪五百。〔註〕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又,姓。漢有黥布,初姓英,咎繇之後。布以小時有人相云當𠛬而王,故姓黥以厭當之。

注解

〔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黑部

〔黥〕字拼音是q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黑、京,五行属

〔黥〕字造字法是会意。从黑,京声。刻其面以墨窒之。字亦作“剠”。本义是古代一种肉刑,墨刑的异称。

〔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ng] ⑴ 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⑵ 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

黥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黥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黥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渠京切頁碼340頁,第2

黥𠛬在面也。从𪐗京聲。

𪐛

異體

𪐛黥或从刀。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虔京反頁碼829頁,第3行,第1

𪐛墨刑在面也。從黑京聲。

鍇注臣鍇曰:「墨涅面也。」

反切………頁碼829頁,第3行,第2

或從刀作。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渠京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955頁,第2許惟賢855頁,第2

𪐛墨㓝在面也。

段注此㓝亦謂之墨。《周禮・司㓝》注曰: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从黑。京聲。

段注渠京切。古音在十部。

或从刀作。

段注刀之而墨之也。會也。

黥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70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84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645頁
4說文校箋第436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04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46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49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98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5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66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422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49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050頁【補遺】第17527頁
14通訓定聲第370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71頁【崇文】第3481頁
16說文句讀第1404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752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958頁,第2字

黥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tattoo; to brand the face of criminals
  2. brandmarken; mit einem Brandzeichen versehen
  3. tatouer un criminel sur le visage

黥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黥(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黥(简·秦·龙岗) 龙岗

黥(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黥(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黥(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黥(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黥(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黥(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黥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