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一意孤行

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怎么读

注音 ㄧ ㄧˋ ㄍㄨ ㄒㄧㄥˊ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我行我素 固执己见 刚愎自用 师心自用 独断专行 自以为是 死心塌地

反义词 言听计从 从善如流 择善而从 博采众长 虚怀若谷

一意孤行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正音”,读作“xíng”,不能读作“行列”的háng。”。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一意孤行”与“独断专行”、“专横跋扈”;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不同在于: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气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气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的不同在于一个“”字。“独断专行”表示“独立作决定和行事”;“一意孤行”本身不含“”;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谜语 思思想想一人走 (谜底:一意孤行)

故事 西汉时期,汉武帝重用御史赵禹为太中大夫,与张汤共同制定国家法律,为了严格约束官吏,他制订“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法律。官员们纷纷带上厚礼去赵禹要求更改法律,赵禹则一意孤行把他们的礼物一一退回。

一意孤行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谢绝一切请托,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后用“一意孤行”形容人固执己见,独断独行。△“我行我素

【典源】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

武安侯为丞相,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已而赵禹迁为中尉,徙为少府,而张汤为廷尉,两人交驩,而兄事禹。 [1]为人 [2]。为吏以来,舍 [3][4]。公卿相 [5]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 [6],孤立行 [7]而已。

注解

[1]禹:赵禹,生卒年不详,汉扶风斄人。为人廉倨,绝知友宾客之请。历任御史、廷尉,与张汤共定诸律令。

[2]廉倨:廉洁孤傲。

[3]毋:音,通“”,没有。

[4]食客:古代寄食于官宦显贵家中,为主人策划计谋、奔走效力的人。

[5]造请:登门拜访。

[6]请:请托。

[7]一意:一己之见。

【典故】

“一意孤行”原作“孤行一意”。根据《史记》的记载,赵禹为人廉洁孤傲,执法严苛。从他做官以来,家中没有食客。公卿登门拜访,他也始终没有回拜答谢,意在杜绝朋友宾客的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独立处理公事。后来“一意孤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本含有褒义,后转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独断独行。

【书证】

  • 01.宋・吴泳〈祭陈司业文〉:“亶一意以孤行,羌众兆之所弃。”
  • 02.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五・后汉书・东汉尚名节》:“自战国豫让、聂政、荆轲、侯嬴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
  • 03.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用法】

语义形容人固执己见,独断独行。贬义。

类别用在“固执自信”的表述上。

例句

他这种一意孤行的作风,迟早会害惨自己。

这事恐得先征询大家的意见,不宜一意孤行

把事情搞成如此局面,就是他一意孤行的结果。

我不欣赏做事一意孤行、根本不重视别人意见的人。

在未得到大家同意之前,我绝不会一意孤行地采取行动。

处理这么重大的事一定要戒慎,最忌一意孤行,贸然行动。

别怪我一意孤行,实在是因为事急从权,非得尽速处理不可。

他是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明知道有问题,他还是照做不误。

现在是讲究团队精神的时代,你这种一意孤行的做法,很难引起共鸣。

【辨识】

同义“一意孤行”及“我行我素”都有不管他人意见,只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的意思。

异义“一意孤行”侧重于固执、专断;“我行我素”侧重于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例句
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例句
这事恐得先征询大家的意见,不宜一意孤行
他老把袜子反著穿,纵然被人嘲笑,他仍然是我行我素

一意孤行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ct in disregard of other people's opinions
  2. ひたすら自分(じぶん)の意見(いけん)を押(お)し通(とお)す
  3. своевольничать(поступать своевольно)
  4. n'en faire qu'à sa tête

一意孤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yì), 心部,共13画

①. 心思。 如: 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②. 心愿,愿望。 如: 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 如: 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④. 料想,猜想。 如: 意料。意想。意外。

读音(gū), 子部,共8画

①.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如: 孤儿。遗孤。托孤。孤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②. 单独。 如: 孤单。孤独。孤立。孤僻。孤傲。孤茕(单独无依然)。孤介。孤身。孤危。孤芳自赏。孤苦伶仃。孤掌难鸣。孤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

③. 古代帝王的自称。 如: 孤家。孤王。

④. 古同“辜”,辜负。

读音(háng,xíng), 行部,共6画

㈠ 行 [ háng ]

①. 行列。 如: 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②.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 如: 我行二,你行几?

③. 步行的阵列。

④.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如: 泪下两行。

⑤. 某些营业所。 如: 银行。花行。商行。

⑥. 行业。 如: 同行。各行各业。

⑦.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如: 行棉袄。行几针。

㈡ 行 [ xíng ]

①. 走。 如: 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②. 出外时用的。 如: 行装。行箧。行李。

③. 流通,传递。 如: 行销。风行一时。

④. 从事。 如: 进行。

⑤.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 如: 行商。行营。

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如: 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⑦. 实际地做。 如: 行礼。行医。行文。

⑧. 可以。 如: 不学习不行。

⑨. 能干。 如: 你真行。

⑩. 将要。 如: 行将毕业。

⑪.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 如: 五行(“金”、“木”、“水”、“火”、“土”)。

⑫. 古诗的一种体裁。 如: 长歌行。

⑬. 汉字字体的一种。 如: 行书。

⑭. 姓。

一意孤行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