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qiào

不通一窍

拼音 bù tōng yī qiào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ㄊㄨㄥ ㄧ ㄑㄧㄠˋ

繁体 不通一竅

不通一窍的意思

折叠展开

窍:洞,指心窍。
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出处《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不通一窍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一窍不通”。见“一窍不通”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一窍不通”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商朝末年,纣王沉溺酒色,设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杀害许多直言进谏的忠臣,导致国势危在旦夕。纣王的叔父比干,是当时的贤人,他看到纣王如此荒淫无道,十分痛心,便劝谏他力图振作,远离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纣王不听,反而以贤人的心七窍皆通的传说为借口,要借比干之心来看看,便将比干处以挖心酷刑。孔子针对这段历史,很感叹地说:“纣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窍可通,比干就不会死了。”由此说明,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后来“一窍不通”这句成语,就从《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中所载的孔子的这段话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

【书证】

  • 01.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按此一段漏略疏浅之甚,摽星宿而遗羲娥,知此人胸中不通一窍,不识一字,东牵西扯而已。”

不通一窍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tōng), 辵部,共10画

①.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 如: 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②. 懂得,彻底明了。 如: 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③. 传达。 如: 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

④. 往来交接。 如: 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

⑤. 普遍、全。 如: 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

⑥.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 如: 通奸。私通。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qiào), 穴部,共10画

①. 窟窿,孔洞。 如: 七窍(耳、目、口、鼻)。

②. 喻事情的关键。 如: 诀窍。窍门儿。

③. 贯通。 如: 窍窕。窍领天地。

不通一窍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