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gbàishāng

两败俱伤

拼音 liǎng bài jù shāng 怎么读

注音 ㄌㄧㄤˇ ㄅㄞˋ ㄐㄩˋ ㄕㄤ

繁体 兩敗俱傷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鹬蚌相争 同归于尽

反义词 两全其美

两败俱伤的意思

折叠展开

败:失败。
俱:全。
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出处宋・汪应辰《文定集・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等。

例子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两败俱伤(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正音”,读作“shāng”,不能读作“sāng”。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老鼠咬铳 —— 两败俱伤

谜语 老鼠咬铳 (谜底:两败俱伤)

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打了一年多还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国使者陈轸给秦惠王讲卞庄子利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得到它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打死两只老虎,劝秦惠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等待时机再消灭这两国。

两败俱伤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两者相争,俱受损伤。语本《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传・论》。

【典源】

《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传・论》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1]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2],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3],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注解

[1]把持者:指宦官。

[2]帷闼:张帷之门,比喻近处。闼,音,门。

[3]质:音zhì,用财物或人作为抵押。

【典故】

两败俱伤”是说双方争战,可能因此都受到损伤。这句话出自于《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传・论》。在传中,论及自古以来宦官的祸害远超过女色。因为宦官最亲近国君,在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中,有很多机会,可获得国君的信任,而让国君逐渐疏远忠良贤臣。于是国君慢慢地被宦官把持,祸害因而潜伏滋长,等到有一天国君发觉情形不对,终于想要重新信任忠臣来图谋改善。但是如果动作太慢,祸患必然加深;如果动作太猛,则宦官可能因此挟持国君。遇此状况,纵有圣贤明智之君臣,也难有所作为,最后还可能弄得双方都受到伤害。后来“两败俱伤”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原文“俱伤而两败”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两者相争,俱受损伤。

【书证】

  • 0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四・外郡・灵岩山》:“因山人争搆起见,两败俱伤。”
  • 02.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五:“近世有一士夫,得人私书,奏而诘之,两败俱伤,为公论所薄。”
  • 03.清・李渔《比目鱼》第二五出:“若教他无端马革将尸褁,倒不如早向蛟龙腹内藏。还思想,休使这前功尽弃,坐看他两败俱伤。”
  • 04.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八・姑妄听之四》:“盖不忍其愤,急于一逞,未有不两败俱伤者。”
  • 05.《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倘若大人再要回护他三人,将来一定两败俱伤,于大人反为无益。”

【用法】

语义比喻两者相争,俱受损伤。

类别用在“两方俱败”的表述上。

例句

我劝你们说和吧!免得两败俱伤

这场仗不能打,否则必然两败俱伤

如果情势对他不利,他决定来个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这两个人势均力敌,龙争虎斗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你们两人再这样斗下去,终究会两败俱伤,各不讨好。

他俩就是不听别人劝告,如今弄了个两败俱伤,能怪谁呢?

你们两兄弟如果弄到两败俱伤,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而已。

如果纵容他们争闹下去,不但将会两败俱伤,也会伤了两家的旧谊。

妯娌间如果再这样斗下去,不但家庭失和,最后也只会两败俱伤而已。

这么多年来,两兄弟斗来斗去,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徒惹他人笑话。

两败俱伤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oth sides suffer.
  2. 共倒(ともだお)れになる,両方とも損傷(そんしょう)を受(う)ける
  3. страдáют обе стороны

两败俱伤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iǎng), 一部,共7画

①.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 如: 两个黄鹂。两本书。

②. 双方。 如: 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③.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如: 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④. 表示不定数目。 如: 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读音(bài), 贝部,共8画

①.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 如: 败北。败退。败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败诉。败笔。败局。两败俱伤。

②. 战胜,使失败。 如: 大败敌军。

③. 毁坏。 如: 败坏。败露。

④. 解除,消散。 如: 败火。败毒。

⑤. 破旧,衰落,腐烂。 如: 败絮。败落。败兴(xìng )(情绪低落)。腐败。叶残花败。

读音(jù), 人部,共10画

①. 全,都。 如: 百废俱兴。声色俱厉。

②. 一起;在一起。 如: 俱乐部。君与俱来。

读音(shāng), 人部,共6画

①. 受损坏的地方。 如: 工伤。伤痕。

②. 损害。 如: 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③.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 如: 伤风。伤寒。

④.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 如: 伤食。

⑤. 妨碍。 如: 无伤大体。

⑥. 悲哀。 如: 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⑦. 得罪。 如: 伤众。开口伤人。

两败俱伤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