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diàomín

伐罪吊民

拼音 fá zuì diào mín 怎么读

注音 ㄈㄚˊ ㄗㄨㄟˋ ㄉㄧㄠˋ ㄇㄧㄣˊ

繁体 伐罪弔民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吊民伐罪 伐罪吊人

伐罪吊民的意思

折叠展开

伐:讨伐。
吊:慰问。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锄强扶弱。

例子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大王奋然举义,智者称为伐罪吊民。”

伐罪吊民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吊民伐罪”。见“吊民伐罪”条。

【书证】

  • 01.《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所过多所残戮。”裴松之・注引孙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
  • 02.南朝齐・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 03.《封神演义》第九五回:“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

伐罪吊民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unish the tyrants and comfort the people

伐罪吊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á), 人部,共6画

①. 砍。 如: 伐树。砍伐。

②. 征讨。 如: 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

③. 自夸。 如: 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读音(zuì), 网部,共13画

①. 犯法的行为。 如: 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②.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如: 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③. 刑罚。 如: 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④. 苦难,痛苦。 如: 受罪。

读音(diào), 口部,共6画

①.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如: 吊丧。吊孝。吊唁。凭吊。

②.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 如: 形影相吊。

③. 悬挂。 如: 上吊(自缢)。吊灯。

④.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 如: 吊皮袄。

⑤. 提取,收回。 如: 吊销执照。

⑥.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读音(mín), 氏部,共5画

①.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②.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③.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④.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⑤.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⑥.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⑦. 同“苠”。

伐罪吊民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