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ér

干泽而渔

拼音 gān zé ér yú 怎么读

注音 ㄍㄢ ㄗㄜˊ ㄦˊ ㄩˊ

繁体 乾澤而漁

近义词 竭泽而渔

干泽而渔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竭泽而渔”。见“竭泽而渔”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竭泽而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载,春秋时,晋国将要和楚国开战。国君晋文公非常忧心,问大臣咎犯说:“敌军人数比我们多,要如何应战呢?”咎犯回答:“我听说礼不厌繁,兵不厌诈,要打赢这场战争,仍然得靠诈术。”文公将咎犯的建议告诉雍季,雍季说:“把泽水排光来捕鱼,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没有鱼可捕了;把草木烧光来打猎,一定可以捉到猎物,但明年就没有兽可以猎了。虽然这次用诈术应战,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没效了,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文公还是用咎犯的建议,打败了楚国。论功行赏的时候,雍季的功劳比咎犯高,大臣们劝谏说:“这次打了胜仗,全靠咎犯的计谋,但行赏却把他排在后面,也许不可以吧?”文公说:“雍季的话,是为国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议,却只是因应一时的情势,哪有把一时之务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后来“竭泽而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尽其所有,不留余地。

【书证】

  • 01.汉・刘向《说苑・卷一三・权谋》:“焚林而田,得兽虽多,而明年无复也;干泽而渔,得鱼虽多,而明年无复也。”

干泽而渔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ān,gàn), 干部,共3画

㈠ 干 [ gān ]

①. 触犯,冒犯,冲犯。 如: 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②.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如: 干禄。干仕。

③. 关连,涉及。 如: 干系。互不相干。

④.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如: 大动干戈。

⑤.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如: 天干。干支。

⑥. 涯岸,水边。 如: “河之干兮”。

⑦. 个数。 如: 若干。

⑧.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 如: 干燥。干柴。

⑨.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 如: 饼干。豆腐干。

⑩. 枯竭,尽净,空虚。 如: 干尽。干杯。

⑪.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 如: 干着急。

⑫.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如: 干亲。

⑬.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 如: 我又干了他一顿。

⑭. 〈方〉慢待;置之不理。 如: 把客人干在一旁。

⑮. 〔~将(jiàng)〕古剑名。

⑯. 姓。

㈡ 干 [ gàn ]

①.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如: 树干。躯干。干线。

②. 做。 如: 干事。说干就干。

③.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如: 干才。干员。干练。

④. 方言,坏、糟。 如: 事情要干。

读音(zé,shì), 水部,共8画

㈠ 泽 [ zé ]

①. 水积聚的地方。 如: 大泽。湖泽。润泽(潮湿)。沼泽。

②.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 如: 光泽。色泽。

③. 恩惠。 如: 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④. 洗濯。

⑤. 汗衣,内衣。

㈡ 泽 [ shì ]

①. 古同“释”,解散。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①.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③.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读音(yú), 水部,共11画

①. 捕鱼。 如: 渔业。渔翁。渔村。渔船。渔网。渔民。渔汛。渔歌。渔火。竭泽而渔。

②. 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 如: 渔夺。渔利。渔色(猎取美色)。

③. 姓。

干泽而渔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