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ǐngguānfēng

省俗观风

拼音 xǐng sú guān fēng 怎么读

注音 ㄒㄧㄥˇ ㄙㄨˊ ㄍㄨㄢ ㄈㄥ

繁体 省俗觀風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省方观俗 省方观民

省俗观风的意思

折叠展开

省:察看。
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出处唐・魏征《隋书・炀帝纪》:“省俗观风,爰届幽朔。”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省俗观风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巡视四方,观察民情风俗。《隋书・卷四・炀帝纪下》:“省俗观风,爰届幽朔,吊人问罪,无俟再驾。”亦作“省方观民”、“省方观俗”。

省俗观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ěng,xǐng), 目部,共9画

㈠ 省 [ shěng ]

①. 地方行政区域。 如: 省份。省会。

②. 节约,不费。 如: 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③. 简易,减免。 如: 省略。省称。省写。

④. 中国古官署名。 如: 中书省(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⑤. 古代称王宫禁地。 如: 省中。省闼(禁中)。

㈡ 省 [ xǐng ]

①. 检查。 如: 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②. 知觉,觉悟。 如: 省悟。发人深省。

③. 看望父母、尊亲。 如: 省亲。省视。

读音(sú), 人部,共9画

①.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如: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②.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如: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③.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如: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④.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如: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读音(guān,guàn), 见部,共6画

㈠ 观 [ guān ]

①. 看,察看。 如: 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②.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 如: 观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③.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 如: 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㈡ 观 [ guàn ]

①. 道教的庙宇。 如: 白云观。紫阳观。

②.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③. 楼台。 如: 楼观。台观。

④. 姓。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㈠ 风 [ fēng ]

①.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如: 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②.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如: 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③.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如: 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④. 消息,传闻。 如: 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⑤.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如: 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⑥. 指民歌、歌谣。 如: 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⑦.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如: 风瘫。风湿。

⑧. 姓。

㈡ 风 [ fěng ]

①. 古同“讽”,讽刺。

省俗观风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