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ěngérshàngzhī

等而上之

拼音 děng ér shàng zhī 怎么读

注音 ㄉㄥˇ ㄦˊ ㄕㄤˋ ㄓ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锦上添花

反义词 等而下之

等而上之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出处宋・朱燮《絜斋集・高鞅论》:“古者五家置一比长,等而上之,为闾,为旅,为党,皆置官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向上。

例子清·方苞《书杨维斗先生传后》:“等而上之,则孔子之温良恭俭,言不过物。”

等而上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ěng), 竹部,共12画

①.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②.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 如: 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

③.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 如: 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

④. 特指台阶的级。

⑤. 种,类。 如: 这等事。

⑥.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 如: 我等。尔等。

⑦.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 如: 北京、上海等地。

⑧. 候,待。 如: 等候。等待。

⑨. 待到。 如: 等我写完。

⑩. 同“戥”。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①.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③.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读音(shàng,shǎng), 一部,共3画

㈠ 上 [ shàng ]

①.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如: 楼上。上边。

②.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如: 上古。上卷。

③. 等级和质量高的。 如: 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④. 由低处到高处。 如: 上山。上车。上升。

⑤. 去,到。 如: 上街。

⑥. 向前进。 如: 冲上去。

⑦. 增加。 如: 上水。

⑧. 安装,连缀。 如: 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⑨. 涂。 如: 上药。

⑩.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如: 上课。上班。

⑪. 拧紧发条。 如: 上弦。

⑫. 登载,记。 如: 上账。

⑬.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如: 晚上。桌上。组织上。

⑭.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 如: 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⑮.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 如: 上年纪。

⑯.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㈡ 上 [ shǎng ]

①.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等而上之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