虨
笔顺 反馈

复制

bīn ㄅㄧㄣ

虍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8668
汉语字典

虍部

17画

11画

左右结构

bin

bīn

HASE 86 、 HSSE 98

YDHHH

IHFP

22222

8668

[21531512341234333] 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竖、撇、点、横、竖、撇、点、撇、撇、撇

虨字概述

折叠展开

〔虨〕字拼音是bīn 部首是虍, 总笔画是17画。

〔虨〕字是左右结构

〔虨〕字仓颉码是YDHHH 五笔是HASE 86 、 HSSE 98 四角号码是22222 郑码是IHFP

〔虨〕字的UNICODE是8668。 十进制为34408,UTF-32:00008668,UTF-8:E8 99 A8。

〔虨〕字的异体字是

虨的意思

折叠展开

bīnㄅㄧㄣ

基本解释

虎皮上的斑纹。

虨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虍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76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075頁,第43

標點整理本: 第1048頁,第41

唐韻》:方閑切,音斒──虎文也。俗作𧈇

又,人名。
晉書・江統傳》:統子虨,官尚書僕射。

又,普巾切,音砏;府巾切,音豳──義𡘋同。

類篇》或作𧇥

注解

〔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虍部

〔虨〕字拼音是bī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彬、虍、;、𧇃、彡

〔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īn] ⑴ 虎皮上的斑纹。

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虨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布還切頁碼155頁,第15

虨虎文,彪也。从虍彬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不攀反頁碼394頁,第5行,第2

虨虎文彪也。從虍彬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布還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836頁,第5許惟賢371頁,第3

虨虎文彪也。

段注彪下曰:虎文也。二字雙聲。假借作班。《漢書・敘傳》曰:楚人謂虎班。其子㠯爲號。上文旣曰楚人謂虎於檡矣。此正當作楚人謂虎文班。《上林賦》。被班文。《史記》作豳文。李善曰:班文,虎豹之皮。《索隱》引《輿服志》。虎賁騎被虎文單衣。按豳與虨,同部之假借也。班與虨,同類之假借也。錢氏大昕曰:《易・象傳》。大人虎變。其文炳也。與下文蔚君爲韵。蔚讀如氳。轉移冣近。炳當爲虨。則音義皆近。

从虍。彬聲。

段注布還切。古音在十三部。與《文部》辬音義皆相近。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班孟堅之班當從此。

班固之正字=虨。

虨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8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406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315頁
4說文校箋第201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193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68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21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74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10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23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199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59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5181頁【補遺】第16764頁
14通訓定聲第3121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414頁【崇文】第1653頁
16說文句讀第614頁
17章授筆記第209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13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96頁,第1字

虨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虨(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虨(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虨(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