𠨐
字义 反馈

𠨐

复制

yǎng ㄧㄤˇ

卩部 共4画 左右结构 U+20A10
汉语字典

卩部

4画

2画

左右结构

yang

yǎng

XBH

PSL

RRY

20A10

[1552]

𠨐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𠨐〕字拼音是yǎng 部首是卩, 总笔画是4画。

〔𠨐〕字是左右结构

〔𠨐〕字仓颉码是PSL 五笔是XBH 郑码是RRY

〔𠨐〕字的UNICODE是20A10。 十进制为133648,UTF-32:00020a10,UTF-8:F0 A0 A8 90。

〔𠨐〕字的异体字是

𠨐的意思

折叠展开

𠨐

基本解释

同“”。

𠨐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8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58頁,第49

標點整理本: 第88頁,第48

唐韻》:五剛切;《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𡘋諤平聲。
說文》:我也。
詩・邶風》:卬須我友。
爾雅註》:卬,猶姎也。〔疏〕女人稱我曰姎,由其語轉,故曰卬。

又,《玉篇》:卬卬,君之德也。
詩・大雅》:顒顒卬卬。

又,《前漢・食貨志》:萬物卬貴。〔註〕師古曰:卬,物價起──音五剛反,亦讀曰仰。

又,激厲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又,《唐韻》:魚兩切;《集韻》:語兩切;《正韻》:魚向切,𡘋同「仰」。
說文》:望也,欲有所庶及也。
玉篇》:待也、向也。
荀子・議兵篇》:上足卬,則下可用。〔註〕古仰字,下託上曰仰。

注解

〔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ng、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卩,五行属

〔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ǎng] ⑴ 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 [áng] ⑴ 同“昂”,抬起;扬起;高;昂扬,情绪高、气势盛。⑵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招招舟子,人涉~否。”⑶ 古地名。⑷ 姓氏。

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𠨐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伍岡切頁碼267頁,第6

𠨐

異體

𠨐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卪。《詩》曰:「高山卬止。」

附注徐灝注箋:「卬,古仰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顏當反頁碼685頁,第2行,第2

𠨐望也,欲有所及也。從匕、卪,《詩》曰:「高山卬止。」

鍇注臣鍇曰:「此匕亦傾首望也,卩亦庻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伍岡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539頁,第1許惟賢675頁,第5

𠨐望也。

段注鉉無也。非。卬與仰義別。仰訓舉。卬訓望。今則仰行而卬廢。且多改卬爲仰矣。《小雅・車舝》曰:高山卬止。箋云:卬慕。《過秦論》。常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卬關而攻秦。俗本作叩,作仰。皆字誤,聲誤耳。《晉語》。如川然。有原。以御浦而後大。孔晁本作卬浦。牛亮反。言川仰浦而大。人仰教而成。《廣雅》。仰,恃也。仰亦卬之誤。《大雅》傳曰:顒顒卬卬,盛皃。引伸之義也。《釋詁》、《毛傳》皆曰:卬,我也。語言之叚借也。

欲有所庶及也。从匕卪。

段注匕同比。庶及意。庶及猶庶幾也。卪者,其欲庶及之所也。伍岡切。十部。亦讀去聲。

詩曰:高山卬止。

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6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674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512頁
4說文校箋第343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24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17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00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12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3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09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336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77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262頁【補遺】第17237頁
14通訓定聲第356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09頁【崇文】第2833頁
16說文句讀第1099頁
17章授筆記第347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46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88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