𪗉
字义 反馈

𪗉

复制

齊部 共19画 半包围结构 U+2A5C9
汉语字典

齊部

19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zi

YVUT

YXHD

SYBM

2A5C9

[4143253354321131234]

𪗉字概述

折叠展开

〔𪗉〕字拼音是zī 部首是齊, 总笔画是19画。

〔𪗉〕字是半包围结构

〔𪗉〕字仓颉码是YXHD 五笔是YVUT 郑码是SYBM

〔𪗉〕字的UNICODE是2A5C9。 十进制为173513,UTF-32:0002a5c9,UTF-8:F0 AA 97 89。

〔𪗉〕字的异体字是

𪗉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解释

同“”。稷。即谷子。《説文•禾部》:“𪗉,稷也。”《集韻•脂韻》:“𪗉,或作粢。”又实器用以祭祀。《玉篇•禾部》:“𪗉,黍稷在器曰𪗉。亦作粢。”清郭慶藩《説文經字正誼》:“蓋稷名曰𪗉,實器用以祭祀亦曰𪗉。”

古代祭礼中的祭饭。《廣韻•脂韻》:“𪗉,祭飯。”

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齊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531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1534頁,第10

廣韻》:卽移切,音咨。
玉篇》:黍稷在器曰𪗉

又作秶。
廣韻》:祭飯。詳米部粢字註。

注解

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齊部

𪗉〕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齊、禾

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ī] ⑴ 同“粢”。稷。即谷子。《説文•禾部》:“𪗉,稷也。”《集韻•脂韻》:“𪗉,或作粢。”又实器用以祭祀。《玉篇•禾部》:“𪗉,黍稷在器曰𪗉。亦作粢。”清郭慶藩《説文經字正誼》:“蓋稷名曰𪗉,實器用以祭祀亦曰𪗉。”⑵ 古代祭礼中的祭饭。《廣韻•脂韻》:“𪗉,祭飯。”

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𪗉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𪗉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卽夷切頁碼228頁,第20

𪗉

𪗉稷也。从禾亝聲。

異體

䅆𪗉或从次。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子思反頁碼583頁,第4行,第2

䅆稷。從禾齊聲。

鍇注臣鍇曰:「此即齋盛字,其米爲𪗉,在器曰盛,今典亦通借齊字爲之。稷字注巳詳。」

反切………頁碼583頁,第5行,第1

或從次作。

鍇注臣鍇曰:「次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卽夷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86頁,第2許惟賢563頁,第2

䅆稷也。

段注《釋艸》曰:秶,稷也。《周禮・甸師》齍盛注云:秶者,稷也。穀者稷爲長。按經作齍。注作秶。此經用古字,注用今字之例。《周禮》齍盛字鄭易爲秶者三。《甸師》、《肆師》,大祝也。《小宗伯》六齍注云:齍讀爲秶。六秶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云齍讀爲秶。此易齍爲秶之證也。秶本謂稷。何以六穀統名秶。則以稷爲穀之長。故得槩之。《甸師》注是其恉也。米本謂禾。凡穀皆得名米。秶盛之秶猶是矣。《甫田》作齊。亦作齍。毛曰:器實曰齍。而《左傳》、《禮記》皆作秶盛。是可證齍秶之同字。穀名曰秶。用以祭祀則曰齍。別之者,貴之也。今《經典》秶皆譌粢。而齍字且不見於《經典》矣。《廣韵》曰:𪗉,祭飯也。《玉篇》曰:黍稷在器曰𪗉。知舊本《經典》故作𪗉盛。

从禾。𠫼聲。

段注卽夷切。十五部。

𪗉或从次作。

段注鄭注《周禮》曰:齎資字同。其字以𠫼次爲聲。从貝變易。此亦以𠫼次爲聲。从禾變易。而今日《經典》秶盛皆从米作。則又粉餈之或字而誤叚之。

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57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442頁
4說文校箋第287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277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99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70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62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6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77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283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32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145頁【補遺】第17076頁
14通訓定聲第229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03頁【崇文】第2409頁
16說文句讀第925頁
17章授筆記第296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1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83頁,第5字

𪗉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𪗉(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𪗉(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𪗉(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